竹笋鲜嫩、黑茶香醇、黄精滋补……3月初,一场别开生面的“清远·益阳”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益阳市政协举行。此次活动由益阳市政协联合广东省清远益阳商会和清远供销集团共同举办,清远市与益阳市的多家企业现场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益阳市政协助推本地农产品“走出去”、助力湘商回归企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益阳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履职方式,通过“四个依托”积极推动“湘商回归”,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政协担当与作为。益阳市委、市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方向正确,措施有力,成效逐步显现”。
搭建平台,让委员更好履职作为
2023年,益阳市政协制定了益阳籍知名乡友名录的收录标准,并与各县市区政协合作,建立了知名乡友数据信息库。基于这一数据库,益阳市县政协有序发展域外委员,并在珠海、深圳、武汉、东莞、上海等地设立了域外委员工作室。
这一举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即“四个依托”:依托知名乡友建立数据信息库,依托数据信息库发展域外政协委员,依托域外委员建设域外委员工作室,依托域外委员工作室动员湘商投身家乡建设。
同时,益阳市政协建立了市县政协助推“湘商回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该会议由市政协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市工商联和市商务局参与,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此外,益阳市政协以域外委员工作室为平台,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组织客商来益考察等形式,加强委员之间、委员与知名乡友之间的感情联系和信息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2025年元旦前夕,益阳知名乡友数据库里的4874名乡友收到平台发送的一份节日祝福。每逢重要节日或重大活动,益阳市政协都会向在外委员传递家乡的问候,或登门看望优秀域外委员的家人,表达关怀。
在送温暖的同时,益阳市政协也注重健全考核机制。考虑到域外政协委员履职的重点和方式与本地委员存在差异,市政协结合实际,制定了专门的履职考勤考绩实施细则和优秀政协委员评选办法,出台了《优秀域外委员工作室评选办法》,确保域外委员的履职工作有章可循。
这些扎实的举措为域外委员提供了履职平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履职有效开展。
汇智聚力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方向明则干劲足,思路清则步履坚。益阳市政协主席胡立安介绍,在建设域外委员工作室时,市政协明确了其职责,即加强与所在地知名乡友的沟通联系,引导他们为益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宣传推介家乡特色产业,并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沿着这一履职目标,域外委员工作室积极想办法、出实招,汇聚起在外益商共建家乡的磅礴力量。
广东省袁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亮宏出生于益阳闸坝湖村,是益阳市政协一名“90后”委员,也是市政协佛山委员工作室筹建人。2023年年初,在益阳市政协的牵线搭桥下,他回村投资2000多万元建厂。此后,又投资数亿元,在长沙建设“袁小饺”全国总部等。
在宁波的益阳市政协委员丁稳霖投资1.5亿元,建设4条湘菜食材加工生产线,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5亿元以上;在东莞的益阳市政协委员罗勇投资2亿元在资阳区建设五星级酒店;在珠海的桃江县政协委员符玉平引进景田饮用水项目,累计投资达1亿元。
域外委员工作室在带头做示范的同时,注重凝心聚力助回归、促发展。3月15日,由益阳市政协深圳委员工作室协办的“安化黄精 展翅鹏城——大湾区安化黄精之夜”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10余家安化黄精企业,600余名在深乡友参加活动,大家谋发展、谈合作,助力家乡农产品走出益阳。
此外,益阳市政协不断赋能,精心打造“百企进益阳”助推湘商益商系列品牌活动。
2024年10月28日,益阳市政协组织广东地区域外委员工作室及异地益阳商会,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百企进益阳”专场活动,60余名企业家回乡考察,现场签定6个项目,4个项目进一步洽谈中。
据统计,2024年,益阳市政协在助推湘商回归上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引进回归项目45个,累计金额达57亿元,其中域外委员带头回益投资项目12个,累计达23亿元。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通讯员 黄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