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委员关注 | 单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中部农产品加工储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9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中部六省,犹如国之“脊梁”。“2023年,中部六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9.2%。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蔬茶、畜禽水产等重要农产品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洞庭实验室主任单杨表示,中部地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因单杨牵头“农产品加工储运科技创新”课题,2024年,他召集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前往全国多个省份,围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特色农产品等加工,以及果蔬、畜禽水产品等产业的储运保鲜进行调研,深入开展了相关技术预测。


在充分的调研后,单杨发现,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储运产业还存在农产品传统加工占比高,新技术与装备规模化应用不足;初加工产品比重高,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产后损失高,高效利用与减损技术储备不足;加工储运能耗高,绿色低碳化改造不足等问题。


在单杨看来,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储运产业亟需深化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创新,精心布局产业链条,构建以“高科技、高利用、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绿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部农产品加工储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


单杨建议,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科技创新,培育中部地区农产品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设立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储运科技专项,围绕中部地区农产品关键科学问题与核心技术瓶颈,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运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原创性科技攻关;加强高水平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储运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农产品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加强智能化农产品储运加工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何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单杨表示,中部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因地制宜探索农产品加工储运绿色发展新模式;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协调发展;鼓励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强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加快农产品加工及其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高效利用,统筹推进中部地区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他认为,要构建中部农产品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风险防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中部地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特色发展,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追溯机制,确保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