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上两会
民生上两会 | 吴卫:共同守护外卖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25-01-16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民生上两会2.jpg


随着外卖消费的增长,外卖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放心点餐、能否安心用餐?遇到黑外卖,消费者如何维权?带着民众关心的这些民生问题,政协融媒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卫。


湖南政协融媒:通过网络平台点外卖,成为很多人的就餐选择。对入驻电商平台的商家,是否有严格的资质审核?


吴卫:首先必须明晰这一点,无论是外卖还是堂食等其他就餐方式,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都是实行同一标准。


对入驻平台商家是否有资质审核?据我了解,国家监管部门是有相关规定和明确要求的。例如对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或餐饮店自己打造的电子商城,他们都需接受相关资质审核,需具备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部门也会对商家在经营资质、就餐环境、明厨亮灶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监管。


如何确保安全?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外卖商家的定期监管、食品抽检,抽检结果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后,及时向社会公布。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执法整治力度和媒体曝光。


湖南政协融媒:目前是否有相关的外卖行业标准?


吴卫:据我了解,目前外卖产品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有2个国家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其中,一个是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21年3月发布的;另一个是2023年12月发布的绿色外卖管理规范,主要是规范餐品的原材料采购、加工、烹饪及餐厅运营,还有产品包装、材料使用、外卖配送以及垃圾处理等。


部分省份也有相应探索。2022年10月,深圳发布了一个地方标准《餐饮外卖配送服务规范》。2024年11月,我省出台了推广使用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封签的指导意见,通过引导、规范外卖食品的封装,降低在配送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这一指导意见很有意义,我们应按部门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共治的思路,共同打通守护外卖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湖南政协融媒: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黑外卖”现象,该如何处置和维权?


吴卫:确实可能存在“黑外卖”这样的个案,一些商家没有相关资质,或假造资质。针对不合格的“黑外卖”,很多电商平台的品控团队会进行动态管控。


如果发现有“黑外卖”的现象,电商平台会有内部监管机制,采取相关规治措施,包括对存在异常行为的商家及时下线。


针对维权问题,一些平台组建了庞大的客服团队,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和投诉服务。为快速解决消费纠纷,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也探索建立了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体系“两站一基地”,通过服务站来解决消费者维权问题。


食品安全必须全链条监管,平台首先是第一责任人,其次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共同参与,这些机构有义务指导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周到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新闻媒体可加大宣传引导监督力度。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