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1453·委员履职故事丨吴迪:助力答好“文化+科技”融合命题
发布时间:2025-01-16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委员履职故事(750_420).jpg


近日,从大洋彼岸的哥斯达黎加传来喜讯,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教授吴迪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副教授刘灿指导的博士生武名柱、李烨烨等人,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时尚设计研究工作,受邀在国际计算机学会举办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会议(ACM CSCW)作口头报告,并获评ACM CSCW 2024最佳论文奖。


这是湖南省高校作为第一单位首次在CCF A类国际顶级会议获得最佳论文奖,也是国内设计学专业学生首次以第一学生作者身份在人机交互领域四大国际顶级会议获得最佳论文奖。


湖南政协新闻网

省政协委员吴迪。


探索以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建设


吴迪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长期参与斯坦福研究院“人工智能之父”John McCarthy教授团队项目,曾就职于英特尔城市物联网合作研究院,在这里担任研究员并主导了多个研究项目。2015年,吴迪回到家乡湖南,进入湖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吴迪积极参与湖南大学以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建设工作,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到设计艺术学院开展“新工科、新设计”改革试点,帮助学院引进了第一批纯正硬核工科教师,推动人工智能相关的高等数学、创意编程、机器学习等课程进入教育部交叉学科“设计学”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开展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研工作。


期间,吴迪培养了国内第一位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的设计学博士和硕士,国内第一位在CCF A类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的设计学硕士,国内第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CCF A类会议CVPR和AAAI以第一学生作者发表论文的设计学硕士。根据国际权威排名,吴迪作为主要学术贡献者,助力湖南大学在人机交互领域最高排名达到全球前90、国内前10,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2022年进入前200到2024年进入世界前40。


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履职


近两年,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ChatGPT、Sora等技术创新引发全世界关注。这是吴迪开展科研教学关注的领域,也是他担任省政协委员后履职助推的重点。


吴迪积极提交相关的提案和建议,多次参与省政协经科委组织开展的“聚焦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支持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调研协商活动,呼吁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他建议立足高校与研发型企业合作中存在的产学研对接不畅、成果在长沙本地转化难等问题,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通过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校企联合科技攻关。意见建议得到省直相关部门积极采纳。 


除了建言献策,吴迪还以实际行动助力校企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他带领团队联合委员企业万兴科技提前布局、共同研发AI大模型,并在2024年1月率先发布了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成为全省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的大模型。


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工作基础,吴迪联合万兴科技、省第三测绘院在湖南大学共建“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践”课程,开展生成式空间智能与物联网具身智能相结合的现代城市治理,基于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升级打造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的世界生成模型新质生产力。


吴迪表示,将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履职,助力在人工智能、音视频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动能,继续推进以学科交叉建设新工科,努力培养出更多新工科人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