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贫困山村来了一群年轻创客
发布时间:2017-04-10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这群来自顶尖学府的高材生,用脚踩泥泞的实干推动乡村改变

  ◆湘声报记者 杨朝文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

  3月初,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节目中,衡山县富田铺乡白云村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与他的“黑土麦田”创客伙伴们一起深情朗读了《泥泞》一文。

  也许是出于对这种“泥泞”的热爱,这群大学生们选择在贫困乡村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秦玥飞扎根乡村已6年多。与2011年只身来到村庄的情形相比,他不再是单打独斗的“耶鲁哥”。如今,他与一群来自顶尖学府的优秀毕业生,致力于“黑土麦田”公益计划,通过大学生乡村创客在贫困乡村开展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让更多贫困人口走向富裕,改变乡村面貌。


  

  村官体验催生公益组织

  2011年8月,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成为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些年来,他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在乡村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央视评为 “最美村官”。

  几年的村官体验,让秦玥飞意识到“输血”并非是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在这几年的村官履职工作中,我给村子带来的帮助主要是以输血的形式,申请政府和公益力量的支持等。但我走之后,这个村子该怎么办?回过头来想,要让村子真正富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利用村里的资源创造财富,实现造血。”

  2014年村官服务期满,秦玥飞却放弃提拔机会,转至衡山县白云村继续担任大学生村官,期待用“造血”的方式建设乡村。此时,他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试图通过创业发展农村经济,但都遇到了资金不足、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

  “能不能筹建一个平台,每年从国内和海外的高校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让他们和村官一起帮助农民创业。”为此,他经常坐着绿皮火车前往各地高校、农村地区开展调研。

  2015年,秦玥飞联合部分大学生村官和海外中国留学生,共同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组织。组织成员中,大学生村官与海外中国留学生、国内大学毕业生各占一半。在“黑土麦田”实施的“乡村创客”项目中,他们与各级政府开展深度合作,每年资助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开展为期2年的精准扶贫和创新创业,并在其薪资福利、履职支持和出路选择等方面提供多方面的保障,让这些年轻人安心地在农村追逐梦想。


  秦玥飞与“黑土麦田”的创客们一起朗诵《泥泞》。


  

  立足地方资源特色的帮扶

  “黑土麦田”公益组织成立后,秦玥飞与伙伴们随即进行了第一次实践。

  2015年7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秦玥飞联合同样被评为全国最美村官的北川县平沟村的村支书肖琳,正式推出了“地震灾区·北川羌寨土蜂蜜”众筹项目。在组织成员的积极推动下,项目上线后第一天就筹集到了24145元,第二天就完成了原计划41天完成5万元的目标。这次众筹的资金,除了支付蜂蜜成本外,其余的全部用于平沟村的电子商务建设,把羌寨传统腊肉、深山猕猴桃等特色产品放到了电商平台。

  首战告捷,大家信心更足了。随后,“黑土麦田”开始与部委、央企、高校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内的贫困村广泛开展合作,帮助农民增收,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好评。

  在江西省宜春市,利用江西电商脱贫工程等政策,这些大学生创客们带领农民开发当地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乡村;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帮助农民发展农牧业,依托企业资源脱贫致富;在衡山县白云村,利用当地大量野生山茶树和连片良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推山茶油和湘莲等相关产品;在湘西花垣县,立足古苗寨、苗绣和湘西腊肉等特色文化、手工艺品、农产品,打造特色品牌……

  “田野里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在面对为何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国当村官的问题时,秦玥飞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希望我能够更了解我的祖国,并和她一起成长。”而今,在白云村的服务期又将结束,秦玥飞除了定期在村里办公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黑土麦田”上:前往全国各地调研贫困村产业发展、推广特色农产品、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募集公益款项,秦玥飞说:“不管将来在哪里服务,可以肯定的是会在农村。”

  2015年,“黑土麦田”获得OTEC创业大赛全球决赛冠军、年度最佳项目奖、最佳“互联网+”项目奖等多个荣誉,并入选北京市朝阳区“凤凰计划”,得到优秀海外学人创业资助。不到两年时间,这个公益组织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它对部分大学生的吸引力甚至比部分国企更强;而项目所覆盖的乡村,也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陈昱璇等几位大学生创客与村民一起除火麻草。


  注入市场思维的村庄

  经过独特的传统工艺,用苞谷发酵蒸馏的酒,被湘西人称为“苞谷烧”,品质和口感都很好。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陈昱璇来到扪岱村后,发现了它的潜在价值。不过,她最先感受到的苞谷烧却是另外一种情形。

  “因为当地酿酒坊基本上是作坊式生产,大多数采用传统的塑料桶或者塑料植物油瓶盛装,虽然酒十分具有特色,但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形成不了市场竞争力。”陈昱璇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与酿酒坊主沟通,成功说服了3户酿酒坊主一起建立合作社,尝试采用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标识等方式,将苞谷烧推向更广的市场。

  为此,陈昱璇多次聘请酿酒专家来到扪岱村,指导合作社社员进行生产。同时,将生产出来的酒样品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传统工艺结合新技术酿造出来的酒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并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在遥远的北京,其他大学生创客们则通过合作的专业设计机构,为苞谷烧专门设计具有特色的包装和标识。

  通过驻村大学生创客们的精心打造,湘西“苞谷烧”这一不为外界所知的老酒换上了新瓶。2016年底,“黑土麦田”组织的年货节活动中,陈昱璇带去的1000多斤“苞谷烧”被线上线下消费者抢购一空,而这些收益也全部进入合作社社员的口袋。

  2016年底,这些年轻的创客们服务的村庄,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过“黑土麦田”这一平台,创客们为村民请专家,设定生产标准,同时摒弃传统的中间商,自创产品运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所得收入除了分配给合作社成员外,还利用余款给村里购买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各类书籍,而他们的工作则是零酬劳。村民们享受政府扶贫政策的同时,也享受到社会公益力量给乡村发展带来的甜头。

  “如今‘苞谷烧’市场需求量猛增,村子里正在研究做大做强这一产业,考虑整合资源,合并小酒坊,建立统一生产规范、产品标识的大酒厂,同时推往更好的平台销售。”说起这些,陈昱璇的眼神里流露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乡村现实中历练成长

  2016年9月,陈昱璇来到距离湘西花垣县城60多公里的雅酉镇扪岱村。作为“黑土麦田”乡村创客,她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决定在出国留学之前,利用两年时间好好历练,以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与此同时,来自天津的复旦大学毕业生陈旖雪、来自山东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生杨琪、来自陕西的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生何艳艳都带着对乡村的热爱,来到花垣县补抽乡水桶村。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跨越了大半个中国,食宿、语言、环境都让这群90后面临巨大挑战。

  “刚到苗寨时,一切都觉得新奇,但不久后,山区的蚊虫、老鼠都让我们几个女生不时受到惊吓。”陈旖雪说,不过现在大家都渐渐习惯,还经常向村民讨教怎样防蚊虫,或者向村民借猫防老鼠。

  陈昱璇告诉湘声报记者,看过沈从文的《边城》后,对湘西和苗寨充满无尽遐想。到达扪岱村后,却发现现实与想象差距巨大。

  首先是语言障碍,陈昱璇做入户调查时,由于听不懂方言,出现答非所问的笑话。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只要一有时间,陈昱璇就到村民家串门,坐在火塘边听村民们讲话,一边听一边学,3个月后,她已可以用苗语和村民进行简单的交谈。而为了行走方便,她还穿上了更接地气的解放鞋,只有去县城办事时才会偶尔穿上高跟鞋。

  “‘黑土麦田’在农村的扶贫和产业发展计划,主要是发掘农村当地的特色产品,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摸清村民善于生产什么,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实现消费者所需产品的制定。”陈旖雪说,她们来到村子后,迅速充当起苗寨对外交流的桥梁角色。

  在水桶村,这群女孩推动乡村产业信息搜集和城市市场需求调查的有效对接,将腊肉、野生猕猴桃、苗绣等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列为发展对象,而扪岱村的高山大米、苞谷烧酒也被定为产业培养对象。

  虽然进村工作才半年多,但陈旖雪对农村工作已深有体会。最大的感触是,村民不敢尝试新生事物,思想转变有难度。“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农村扶贫还是创新创业,都需要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让村民们相互影响,形成脱贫的战斗力。”陈旖雪说。

  陈昱璇则表示,在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中,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或是村民个人,最怕的就是孤军奋战。目前,大学生创客在村里的工作之所以比较顺利,是因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理解、认同,充分利用了各方资源。

  尽管在农村服务的时间只有2年,陈昱璇依然充满信心:“ 这些努力也许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但至少会影响和改变一些人,也能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或公益组织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改变农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