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候鸟翩跹南洞庭 南洞庭湖盎然生机背后的政协之力
发布时间:2024-12-27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923211212.jpg


初冬时节,南洞庭湖一派生机盎然。


白鹤、白头鹤、小天鹅、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绿翅鸭、针尾鸭、斑嘴鸭等野外精灵,它们或游弋于湖上,或翱翔于蓝天。


位于益阳市的南洞庭湖湿地和水鸟保护区,是候鸟过冬的港湾。近日,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沅江市管理局发布数据,该区候鸟同期数量由过去的3万余羽增至近10万羽,创下历史新高。


湖南政协新闻网

各种候鸟在南洞庭湖湿地上空飞翔。受访者供图


珍稀候鸟翔集南洞庭


近年来随着沅江市南洞庭湖区的车便湖非法养殖全面退出,矮围被悉数拆除,欧美黑杨全面清退,湖内拥有丰富的鱼虾、水草等食物资源,这里成为鸟类过冬繁衍的好地方。


2023年,该地区启动了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依据湿地洲滩原地形修筑了一个个以圆形为主的生态岛。在碧水环绕的小岛上,散植了湿地原生树种旱柳供鸟类筑巢栖息。


“为迎接候鸟的到来,10月初就在保护区建设防护网,防止游客进入候鸟栖息地惊扰候鸟。”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沅江市管理局局长胡炜介绍,今年开展的南洞庭护飞行动,已举报危害鸟类问题18起,撤除鸟网15张,救鸟10多只,还发现了蓝喉太阳鸟、彩鹮2种鸟类新记录。


记者了解到,在南洞庭湖候鸟栖息地,已建设97个生态岛,辐射区域面积达3.55万余亩。为确保候鸟安全越冬,各级林长协同相关职能部门与环保志愿者全天候开展巡视巡察,在候鸟聚集区设置投食点。


日前,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资阳区管理局在所辖区域监测到野生动物15种,其中包括众多濒危、珍稀迁徙水鸟。在张家塞乡葛公咀外滩巡察的工作人员王舒介绍,今年来此过冬的小天鹅数量大幅增多,截至12月上旬,已累计监测到小天鹅400多羽,这说明微地形改造、洲滩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巡查防护等工作成效明显。


在大通湖月亮湾的浅滩处,密密麻麻的候鸟在这里觅食、嬉戏。大通湖区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李四军告诉记者,截至12月6日,已监测到小天鹅300多羽,雁形目鸭科鸟类有3.9万多羽。“这是今年的第一批候鸟,预计到2025年元月份候鸟总数会达到6万羽以上。”


李四军说,大通湖区湿地管理局联合公安、渔政等部门建立了3个红外线监测站和水上巡护警务室,严厉打击盗捕候鸟违法行为,全力确保候鸟安全过冬。


湖南政协新闻网


三级政协联动守护候鸟栖息地


近年来,湖南先后开展了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行动、环境治理十大工程和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治理和复苏洞庭湖。


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深入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助力洞庭湖生态修复。“推进洞庭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培育大美洞庭绿色新动能”和“洞庭湖湿地体系建设”分别是2024年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和对口协商课题。


为此,省政协各调研组深入环洞庭湖各县市区,聚焦湿地保护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方面察实情、听建议、找对策。


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等省直部门积极采纳调研协商成果,将委员建议转化为工作举措,推动进一步健全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作机制,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洞庭湖生态疏浚工作力度,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修复。


结合省政协相关课题,益阳市县两级政协同步围绕欧美黑杨清退、农业面源污染等湿地生态保护问题开展专题视察,紧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环保信访件交办问题、基层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等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位于洞庭湖腹地的大通湖,是湖中之湖,曾过度养殖,导致水质持续恶化,影响物种生存。为此,益阳市政协多次开展现场调研和召开座谈会,建议通过种养水生植物,以自然的解决办法治理生态问题。与此同时,通过督办《关于加固大通湖南部水系水利工程和加强工程调度的建议》重点提案,助力解决湖区河湖通水不畅问题。市、区政协联动,持续聚焦养殖尾水治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开展专题监督,组织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河道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


大通湖区人大政协联工委副主任向见军介绍,截至目前,大通湖水生植被恢复超5.1万亩,沿湖植被带修复超65%,以往的“水下荒漠”转变为“水下森林”,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通湖获评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沅江市政协在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过程中,紧盯瓦岗湖、蒸钵湖、车便湖等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水质改造、退地还湖等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具《民主监督建议书》,助力全面清退24.96万亩欧美黑杨,缓解湿地水位下降、植被退化、鸟类食源减少等问题。在“湿地日”“爱鸟周”期间,委员们纷纷化身“宣传员”发放传单、宣讲环保政策,营造“人人都来护鸟”浓厚氛围。


政协委员用心履职护“精灵”


为守护好翩跹洞庭的精灵,委员们持续用心用情书写履职故事。


围绕南洞庭湖湿地和候鸟保护话题,益阳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持续建言发声,撰写《关于加强南洞庭蒸钵湖区域候鸟保护力度的建议》等提案,呼吁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各界群众保护候鸟意识。


不少委员躬身实践,担任护鸟志愿者。益阳市政协委员皮智文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


2017年12月的一天,皮智文和几名环保志愿者在南洞庭湖四坝子区巡查,发现在此越冬的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的尸体,经分析判断,是有人蓄意投毒。


“搜索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印有‘克百威’字样的塑料包装袋,这是剧毒农药。”皮智文回忆,他们一方面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方面和环保志愿者连夜蹲守,最终将投毒者抓获。


该案启发了学法出身的皮智文,除了加强巡逻,更要强化候鸟保护的法治保障。他牵头成立益阳市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专注于化解环境保护领域的矛盾纠纷,深入乡村开展环保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在南洞庭湖流域留下了2000多公里的足迹。


参与候鸟保护工作多年的益阳市政协委员、南县政协副主席王金辉认为,目前南洞庭湖区候鸟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秋冬季节湿地缺水,越冬候鸟捕食虾蟹幼苗引发“人鸟之争”,福寿螺、革命草、大飞蓬等外来物种入侵,候鸟监测手段不足等问题和短板。他表示,将持续聚焦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开展“鸟口普查”统计监测、试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建言献策。


“候鸟保护要算好长远账。”南县政协委员、明山头镇党委副书记袁启通过撰写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建议沿湖地区完善交通、住宿、观光、郊野露营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打造观鸟爱鸟护鸟主题精品旅游产品路线,大力发展“观鸟经济”,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通讯员 李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