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秸秆根本不愁销路。”近日,石门县政协委员、易家渡镇军档桥村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敏告诉政协融媒记者,今年合作社已经卖出玉米秸秆1200余吨、干稻草400余吨,未收割的水稻秸秆也被预定,预计还能卖出1000余吨干稻草。
易家渡镇是产粮大县石门县的农业重镇,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近年来,易家渡镇推行“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秸秆综合利用等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中心
谢敏是石门县的种粮大户,在易家渡镇承包了2000多亩田地。“易家渡镇靠近石门县城,很多年前就没再焚烧秸秆,秸秆主要是粉碎还田。”谢敏介绍,秸秆粉碎还田后,会产生一些病虫害等问题。
为了给秸秆寻找新的出路,谢敏四处寻找良方,并前往农机市场考察。当他发现方草捆打捆机可以很好地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就购买了2台。方草捆打捆机是一种以拖拉机带动的正牵引式打捆作业机械,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完成对油菜、牧草、稻草、高粱、玉米等作物秸秆的捡拾与打捆。
谢敏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先后购买了联合收割机4台、青储机2台、方草捆打捆机7台、拖拉机5台、粉碎筛土机1台,用于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回收及综合利用,并在合作社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心。
“秸秆经过机器处理后更便于储存和运输,提高了秸秆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谢敏介绍,在镇政府的牵桥搭线下,合作社已与镇上农户建立了密切联系,大部分秸秆会被合作社打捆离田运走。如果农户愿意采取堆积沤肥方式处理秸秆,合作社也会帮忙处理,但目前只有个别农户愿意采取这种方式。
“多亏了谢委员的帮助,现在我们不仅收割方便,而且也不再为秸秆去哪里操心了。”易家渡镇军档桥村村民说。
正在扩大规模
回收的秸秆去了哪里?谢敏说,将统一转运至养殖场、发电场、肥料场,实现饲料化、原料化、肥料化。
对于小地块、套种地块等不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田块,易家渡镇各村(社区)组织农户将秸秆运至附近的秸秆临时转运点,由镇政府安排车辆统一运至石门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燃料化”处理实现秸秆发电。
谢敏说,目前合作社收集的秸秆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是“饲料化”。今年,合作社已与12家养殖场(户)建立合作,将玉米秸秆以每吨300元左右、干稻草每吨5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养殖场(户)。
“现在前来合作社订购秸秆的养殖户越来越多。”谢敏说,以前许多养殖户都是在外省收购秸秆,现在他们就在附近收购,既方便也节约成本。
“目前,算上售卖秸秆的收入和政府补贴还有一定的收益。”谢敏说,为满足更多秸秆的处理,他正在扩大合作社的规摸。他相信,随着秸秆综合利用规模的增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
文|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