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到27日,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共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第五次会议在岳阳市召开。
期间,与会人员来到长江之边、洞庭之畔,感受大江大湖的蝶变,探寻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路上,大家看得认真,听得仔细,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齐心协力,以更大的作为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在共护一江碧水上
展现更大作为
初秋的华龙码头,碧波荡漾,草木繁盛,尽显生机。
“这里以前‘脏乱差’,没有这么漂亮。”与会人员来到这里时,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华龙码头地处长江干流河滩,始建于2002年,曾经砂砾成堆、尘土飞扬。
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之后,湖南深入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精神,持续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华龙码头被拆除,江滩复绿,多年未见的江豚和鸟类又回来了。华龙码头也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江豚湾。
洞庭湖君山后湖,这个曾经私人承包湖面,如今已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生麋鹿的繁殖基地,也是黑鹳、白鹳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在观看之时,调研组成员也在交流、思考。由于长期泥沙淤积和近年来江湖关系变化等影响,枯水期长江水进不来、洞庭水留不住成为新常态。如今,湖南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相关问题,加快补齐短板,为洞庭湖“解渴”。
“如何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也是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与会人员纷纷表示。
在“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与会人员通过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全方位了解了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和长江洞庭流域生态多样性保护成果以及岳阳流水绕城、江湖和谐的生态底色。
来到岳阳市“守护好一江碧水”政协委员工作室,大家看到两名岳阳市政协委员正在围绕岳阳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进行直播后,便停下脚步观看。
“此行深刻感受到了湖南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取得成效。”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晓南告诉政协融媒记者,这也与湖南省政协、岳阳市政协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分不开,这些履职好经验值得学习。
“岳阳是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首倡地,展现了首倡之为。此次沿江省市政协来岳阳,协商研讨,展现了合力之为。” 与会代表说。
做好生态优势
向发展优势转化大文章
“在这里可以看到以南正街为代表的商贸文化,以街河口为代表的渔市文化,以岳阳港遗址为代表的码头文化。”在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西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与千古名楼岳阳楼一步之遥。这个因码头而兴起的繁华街市始于宋,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街巷肌理。
“街区现在发展情况如何?”与会者问。
“一期 330 亩基本完成建设投入运营,餐饮、零售、民宿、茶咖、 文化、艺术等业态先后入驻街区。随着‘岳阳洞庭渔火季’大型文旅活动的持续开展,年游客量达500多万人次,现在已是成为火爆省内外的网红打卡地及美食聚集地。”当地工作人员介绍。
“洞庭湖催生出新风景,老街焕发出新活力。”听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长江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创造性强,要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离开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与会人员便来到黄梅港水域综合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地考察。
黄梅港是南湖四大支流之一。南湖新区通过底泥清淤、截污纳管、生态修复,使黄梅港水域全面告别黑臭水体,“蝶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观光休闲好去处。目前,南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不仅如此,当地还引进中华大熊猫苑、龙山花语世界、树德堂等项目推动片区文旅开发,实施EPCO运营模式与上海建为、上海驴妈妈旅游集团合作开发等,加快黄梅港综合提质改造,形成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南湖模式。
在考察过程中,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做好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这篇大文章,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 彬
图 |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