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于用国际视野谋划工作
◆湘声报记者 陈彬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实施这一战略,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湖南开放崛起“3+5”实施方案。
为凝聚广泛共识,3月27日召开的省政协常委会议对方案审议稿进行了协商。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就此接受了湘声报记者独家专访。
湘声报:我省在开放崛起方面有哪些优势?
徐湘平:湖南位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中部腹地,具有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湖南基础设施完善,已形成了高铁、空港、公路、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湖南具有较完备的产业基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九,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先进适度的产业结构十分切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非常适合“走出去”。湖南具有较完整的口岸平台,形成了“一电、二空、三水、五公、六铁、七区”的口岸开放体系。
湘声报: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比较低的根本原因在哪?
徐湘平:2015年,我省GDP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三位,但进出口总额排名第19位,比河南、安徽、湖北、江西都要低很多。
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开放的观念意识还比较落后,不懂如何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善于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去审视形势和谋划工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习惯从部门利益出发,存在近视短视“算小账”的问题。
其次,外贸发展环境不优,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相比,我们在通关、退税、融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除此之外,我省还存在物流不畅,国家级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
湘声报:在你看来,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应如何着力?
徐湘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把湖南的产品、产能推出去,特别是要推到国外去。二是要把域外的资金引进来,特别是把境外资金引进来。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比如,现在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内贸轻外贸、重外延轻内涵等问题。生产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流通的作用,尤其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消费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越来越强。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把市场信号更快、更准确地传递到供给侧,把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更高效、更便捷地交换到需求端,切实履行内贸流通在新时期必须承担的使命。要把握流通业态的完整性,统筹兼顾内贸和外贸发展,加大内外贸融合力度,组织和引导经济实体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
湘声报:怎样做到重点突破?
徐湘平:在省级层面,要重点推进五个百亿级的项目工程建设。一是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为载体,组织实施综保区百亿级美元项目,力争到2020年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以上。二是打造以中兴供应链为主体,以达通、浩通等平台企业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力争到2020年综合服务平台进出口总额达到100亿美元以上。三是建设以金霞保税物流园为载体,以国际化物流体系为纽带的跨境电商百亿级美元项目,构建中部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四是着力引进一批外向型实体龙头企业和加工贸易项目,力争引进企业新增进出口额百亿美元以上。五是以长沙为枢纽,以黄花机场、霞凝港、城陵矶港等口岸为支撑,以航空物流、湘欧快线、江海联运、港澳直通车为重点,整合物流形态,打造国际化物流体系。
湘声报:我省将如何改善企业的经商环境,激发外贸企业的活力?
徐湘平:我省将建立完善投诉咨询和代理服务、督导联络、联席会议三个推进机制,着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开放新环境,逐步形成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为此,将着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口岸“三互”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力度,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创新通关模式和监管制度等。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提高出口税收函调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出口退税一类企业比例,提高查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
湘声报:省政协常委会议协商《“3+5”实施方案》(审议稿),你有什么期待?
徐湘平:《开放崛起“3+5”实施方案》(审议稿),在提请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前,先到省政协与省政协常委协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协商民主的高度重视。
此外,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政协委员是社会精英和高素质人才,在这里可以听取和吸纳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见,也能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各方力量,齐心协力为湖南开放崛起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