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一边是庞大的用户群体,一边是危险的火灾隐患,如何给电动自行车找一个安全的“家”?
发布时间:2024-03-15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2月23日晚,南京明尚西苑小区发生火灾,大火通过天井迅速上窜至20楼以上,导致15人遇难、44人受伤。经初步分析,火灾系建筑一楼架空层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起火引发。


这场火灾再度引起各地对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问题的关注。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连年增长,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持续上升,全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6.7%。


一边是庞大的用户群体,一边是频发的火灾事故。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如何给电动自行车找一个安全的“家”?近日,政协融媒记者调查走访了部分小区,采访了政协委员、社区及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居民等,听听他们怎么说。


湖南政协新闻网

南京“2·23”火灾事故发生后,长沙市开展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图为雨花区五江天街北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点。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摄


火灾之后仍然“车满为患”


今年初,长沙县四季星城小区一栋居民楼架空层起火,13辆电动自行车在短时间内被烧成铁架,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据调查,火灾系“熊孩子”燃放烟花点燃了电动车所致。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小区起火架空层处已被小区物业用围挡拦住,透过围挡可以看到充电箱被烧至只剩下框架,墙壁也被大火烧得漆黑一片。看得出,起火之后这里做过一次彻底的清扫,但空气中仍能隐约闻到一股烧焦的气味。


记者观察到,该失火楼栋共有四处充电和停放空间,顺着被火熏黑的痕迹,可以发现其他三处同样受到了火势影响,不仅墙壁被熏黑,还有两处充电箱已无法使用,只剩下一个充电箱仍可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尽管空气中仍留有烟火的气息,但剩下的充电箱旁已经“车满为患”,车与车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而其余两处架空层空间也停满了电动车。不仅如此,在楼栋单元门厅内停放着电动自行车,部分单元楼还存在“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


记者向一位准备驾驶电动自行车出门的业主了解起火的看法,他表示最担忧的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充电变得更难了。持有类似观点的小区业主不止一位,“那天来了好多媒体,最后也没什么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容易,又要上班又要接送小孩,停在这我们也理解”……提起那场火灾,部分居民觉得电动自行车停在那里充电没有什么不对。


“隔壁的三一街区小区电动自行车就管理得很好。”四季星城小区有业主认为是小区物业公司管理不善。记者按照指引来到了距此600米左右的三一街区小区,该小区管理实行人车分流,在地下停车场设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小区架空层用来安放健身器材。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有部分电动自行车骑进了地库单元门厅,并停在“此处严禁停放电动车”的警示标牌之下。


“电动自行车失火夺命只需100秒!”在许多居民楼内,这样的警示语处处可见,但很多人对此似乎熟视无睹。


今年初,长沙县四季星城小区一栋居民楼架空层起火,13辆电动自行车在短时间内被烧成铁架,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据调查,火灾系“熊孩子”燃放烟花点燃了电动车所致。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小区起火架空层处已被小区物业用围挡拦住,透过围挡可以看到充电箱被烧至只剩下框架,墙壁也被大火烧得漆黑一片。看得出,起火之后这里做过一次彻底的清扫,但空气中仍能隐约闻到一股烧焦的气味。


记者观察到,该失火楼栋共有四处充电和停放空间,顺着被火熏黑的痕迹,可以发现其他三处同样受到了火势影响,不仅墙壁被熏黑,还有两处充电箱已无法使用,只剩下一个充电箱仍可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尽管空气中仍留有烟火的气息,但剩下的充电箱旁已经“车满为患”,车与车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而其余两处架空层空间也停满了电动车。不仅如此,在楼栋单元门厅内停放着电动自行车,部分单元楼还存在“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


记者向一位准备驾驶电动自行车出门的业主了解起火的看法,他表示最担忧的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充电变得更难了。持有类似观点的小区业主不止一位,“那天来了好多媒体,最后也没什么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容易,又要上班又要接送小孩,停在这我们也理解”……提起那场火灾,部分居民觉得电动自行车停在那里充电没有什么不对。


“隔壁的三一街区小区电动自行车就管理得很好。”四季星城小区有业主认为是小区物业公司管理不善。记者按照指引来到了距此600米左右的三一街区小区,该小区管理实行人车分流,在地下停车场设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小区架空层用来安放健身器材。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有部分电动自行车骑进了地库单元门厅,并停在“此处严禁停放电动车”的警示标牌之下。


“电动自行车失火夺命只需100秒!”在许多居民楼内,这样的警示语处处可见,但很多人对此似乎熟视无睹。


架空层究竟能不能停?


2021年8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此次南京失火的地点发生在架空层,并不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的范围。那么,架空层究竟能不能停放电动自行车?


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易亮教授认为,架空层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与门厅等空间相连,本身承担一定的疏散作用,这样的架空层绝对不可以停放电动自行车;另一种情况,架空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做好防火隔离,配备好消防设施的情况下,或可考虑停放电动自行车,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安全风险。


当前,一些观点认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要在电动自行车本身下功夫,或通过推广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来解决。但不同观点者认为,现在的电动车保有量太大,使用的人很多,在标准方面很难平衡,在监管方面也存在难度。在电动自行车销售流通环节,易亮建议,要购买正规厂家的电动自行车,不要私自进行改装。


易亮介绍,电动自行车起火主要是电池起火,尤其是锂电池,燃烧非常快,目前尚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快速灭火,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只能用大量的水去降温,一些常见的喷淋设施用水量可能无法满足灭火要求。目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和机构在研发针对锂电池起火的灭火剂,但在当下,为电动自行车找一个安全的“家”,是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按照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的《防范电动自行车棚火灾事故七项措施》要求,电动自行车棚的凸出场地外缘(含防风雨棚)应与相邻建筑的外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毗邻建筑的外墙门、窗、洞口等开口部位及安全出口。确有困难需贴邻建造的,应贴邻不燃性且一定范围内无门、窗、洞孔的防火墙或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


除此之外,车与车挨得太近,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亮建议,电动自行车在停放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最好分组停放,组与组之间设置防火隔离。“但建设的难点就在于对停车棚的面积有了更大的需求,对日常的维护管理也会提出更高要求。事实上,不仅是住宅,在高校、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区域,同样存在电动自行车起火的风险。越是人员密集、空间拥挤的区域,越是需要更多更大的电动自行车停放空间,而这恰恰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易亮说。


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分歧


南京“2·23”火灾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安委办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做好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长沙市也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一方面是重于泰山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对停车和充电的现实需求,两者间的症结在于相关配套场所的缺失。“不停在这里,又能停到哪里去?”这是电动自行车主最常发出的疑问,也是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必须回答的问题。


冲突、分歧、互相指责,往往伴随着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悬而未解的每个环节。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不少业主将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归结为物业公司不作为,而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看来,他们同样有苦难言。因为自身并无执法权和处罚权,面对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业主,他们往往只能劝导,而不能采取更进一步的手段,如果因此产生了冲突,往往还要主动道歉以息事宁人。


停放背后还存在业主之间的分歧。家中有电动自行车和没有电动自行车的业主,分为了较为明显的两派。有电动自行车的业主,希望停车和充电地点离楼栋越近越好。而在其他业主看来,电动自行车离自己楼栋越远越好。


在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之间的矛盾和业主与业主之间的分歧面前,扮演弥合者角色的是往往是社区。


家住长沙桃阳社区某小区的彭女士,近期致电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等违规现象,她很快就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谈及解决之道,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当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用地选址问题,小区内符合建设要求的地段需要使用小区公共空间,代价是破坏绿化,没有电动自行车的业主不同意这一方案;而在小区外围临街地点建设充电棚,依靠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业主则觉得太远,也不同意。针对彭女士反映的问题,社区最终拟在小区外围搭建5个充电桩点,目前正在就新的方案征求意见中。


长沙市雨花区大塘社区中天星耀城小区,2021年开始交付,从交付之日起,就出现了电动自行车停放难的问题。在小区的规划中,并无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点,小区内仅有一个用来给物业公司工作车辆充电的小停车棚,每每到了夜间,这里都会排满等待充电的电动自行车。为此,物业公司提出过数个解决方案,经过多轮协商,最终确定在小区外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启用之后,小区地面电动自行车乱停现象从此终结。


微协商探索推动停车棚建设


“让电动自行车实现安全畅行、停放无忧,不仅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更要出实招,切实解决充电问题。”长沙县政协委员、泉塘街道泉旭社区党总支书记柳青近年来一直在推动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建设工作,从最初的三景华御小区便民停车棚到刚刚投入使用的泉塘安置区二期电动停车棚,相关工作呈现出迭代升级的态势。


走进泉旭社区三景华御小区的专用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棚内宽敞明亮,监控和消防设施设备齐全,约400平方米的空间内可停放300余台电动车。


“之前我们没有在室外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处,造成窗外‘飞线’、私拉乱接、在楼道口乱停乱放等现象频频出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柳青介绍,她发现这一问题后,与街道反馈,并组织政协委员们到多个小区走访调研。起初,在相关工作推进中,一度遇到阻碍,小区业主们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认识不足,一直无法达成共识。推动事情改变的一个事件,是当时长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近在身边的血的教训,让业主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借助政协协商的优势,在消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柳青组织支部党员、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就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建设进行微协商,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在小区落地。


柳青介绍,电动自行车停车棚的修建,由物业公司出资对闲置荒地进行路面改造,建设费用则由停车棚运营公司承担,不需要小区居民额外付费。在选址上,电动自行车棚离单元楼有一定距离,但离消防站很近,并且采用了超负荷自动断电等技术手段,配备了消防设施,同时联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保安进行巡逻。


三景华御小区电动自行车棚的成功建设,为泉旭社区泉塘安置区二期充电棚建设积攒了宝贵的经验。泉塘安置区二期属于农安小区改造项目之一,居住人员密集,电动自行车数量比较多。目前,一座600余平方米的崭新电动车棚已经投入使用。居民用手机扫码即可充电,整个充电过程可通过手机进行实时监控,系统还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保障电路安全。现场除配备监控设施、灭火器等基础设施外,每隔10米还矗立着一块白色防火板。此外,运营公司已经与保险公司达成意向合作,引入场地安全险,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将由保险公司来负责承担相应损失。


“在安全问题面前,我们别无选择。”柳青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关注便民充电桩的建设问题,以政协之为汇聚共识、解民之忧,降低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