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石门县政协:发挥委员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5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为更好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石门县政协通过建设“乡村振兴”委员实践基地,搭建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平台,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举措,为委员实践基地建设打造石门样板。


一、基本情况


石门县政协“乡村振兴”委员实践基地选址在石门县易家渡镇叶家坪村。叶家坪村离石门县城仅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2007年由叶家坪和铁弓堤2个小村合并而成,总面积42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940户3562人,划分为22个屋场片区。其中全村现有脱贫户33户89人,监测户7户19人,低保户41户59人,五保户5户6人,重病8户9人,重残户62户66人。全村群众收入来源以种养业和劳务经济为主,2000多名劳动力有12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务经济发达。农业产业以种植玉米、棉花、油菜、柑橘等农作物和养殖生猪、土鸡等为主。自2021年开始,该村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面积达到800余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做法


1. 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工作力量。一是成立领导班子,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县政协“乡村振兴”委员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由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张业勇任组长,2名副主席任副组长,专委会主任和机关驻村工作队队长为成员。工作班子由产业振兴工作小组、人才振兴工作小组、文化振兴工作小组、生态振兴工作小组、组织振兴工作小组5个工作小组组成,县政协专委会主任任组长,相关政协委员为成员。同时,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工作班子分工,确保委员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二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县政协在本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了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倡议书,号召全体政协委员主动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凝心聚力中助力,在建言献策中助力,在担当奉献中助力。同时,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委员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委员自觉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农业工作组、教育工作组、文体新工作组、城建工作组、工青妇工作组等政协委员主动请战,参加叶家坪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三是开展考核讲评,激励委员作为。为切实推动委员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考核办法,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讲评,年终检查验收。把考核结果作为委员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下届委员去留的重要依据,从而鞭策和激励他们在委员基地建设中建功立业。


2. 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一是摸准村情民情。进村之后,各工作小组的委员首先在叶家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入户走访调研工作,用脚丈量村情,用心了解民情,拉进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同时,各工作组从村情民情出发,从自己的工作任务出发,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并为领导小组制定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二是问计问策于民。在广泛深入的调研中,政协委员在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时,还与村民们一道找问题、谋良策,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加强村组道路建设,留住青年人才振兴乡村,建立家校社协同模式、助力“双减”政策取得实效,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行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政协委员如何助力该村乡村振兴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三是制定发展蓝图。领导小组指导村支两委结合政协委员调研情况,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实际出发,确定大棚蔬菜产业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将叶家坪村打造成县城区“菜篮子”基地,研究制定了《叶家坪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3. 巩固脱贫成果,突出产业建设。一是委员驻村抓产业。领导小组挑选机关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政协委员驻村抓产业发展,县政协机关农艺师李斌同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政协委员周耀武同志主动请缨任技术指导。驻村工作队在提升棉花、玉米、油菜、黄豆、马铃薯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目前,建成2个连栋温室大棚和31个日照蔬菜大棚,成立了1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蔬菜生产标准化,并加快向绿色种植、生态采摘、休闲观光、深加工等综合于一体的新型蔬菜产业模式迈进。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相关县直部门,争取种棉补贴30多万元,惠及农户200多户,大大激发了群众种棉的积极性。为鼓励发展油菜生产,为油菜生产农户免费发放种子、有机肥,并建立千亩油菜示范片,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委员联户解民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让一人在致富的路上掉队,政协委员主动与全村33户脱贫户、7户监测户开展结对帮扶。其中监测户由县政协机关8名政协委员开展一对一地帮扶。政协委员每月都入户走访,紧扣“一超过、两不愁、四保障”工作重点,送政策、送技术、送物资和送“微心愿”到家,及时解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特别是千方百计拓宽他们的收入渠道,发展致富产业,做到了“一人一技能、一户一产业”,牢牢守住了返贫致贫底线。三是委员捐资搞建设。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协委员捐资100万元对村级主干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长达2.5公里的同心路。同时,政协委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支持,整修机耕道10公里,并对6公里产业路实施“白改黑”。现在全村道路建设成为全县有名的旅游路、产业路、文化路。


4. 开展环境治理,建设宜居乡村。一是大力改水改厕。各工作组政协委员深入联系农户,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在不厌其烦地做通农户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还为农户改厕出钱出力。驻村工作队引进专业施工队,严格按标准施工,全面消灭旱厕、取缔不达标厕所和化粪池,实施厕所“四隔”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目前,全村改水改厕695个,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推进垃圾减量。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切实建立起长效的垃圾分类清运保洁机制。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做到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厨余果类垃圾填埋处理,可回收垃圾整齐化处理,秸秆杂草作有机肥处理。为500个农户建设垃圾分类减量、陶瓷腐化钵设施,除可回收垃圾外,其它垃圾基本做到处理不出户。三是常态清扫保洁。各工作组配合村支两委实施村庄、庭院全面清洁行动,以镇村干部、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教师、军人军属、社会能人等家庭为示范引领,带动全村农户搞好室内室外的清洁保洁。将每季度的环境卫生评比等次记入家庭文明档案,促使全村村民齐抓共管。同时,成立专业保洁队伍,对全村公共区域实行常态清扫保洁,使全村逐步达到优美村庄、美丽庭院的宜居高质量环境标准。


5. 壮大集体经济,建设文明村风。一是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增加集体收入。蔬菜产业年创产值400多万元的同时,也为村集体年创收入15万元。通过盘活资产促增收,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村部空置的办公楼化整为零,进行全面清理和修缮,采取租赁承包方式,新办了荷花幼儿园,既有效盘活了资产,又解决了全村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问题,年收益达2万多元。二是高标准完善阵地建设。多方筹资兴建1个文化广场、2个幸福屋场,高标准建设农家书屋、村级广播室、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奠定硬件基础,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阵地保障。三是多举措丰富文化生活。结合地方特色,举办“送文艺下乡”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优秀屋场长”“文明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等系列评选活动,使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榜样,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定期举办老同志座谈交流和走访慰问活动,突出爱老敬老的人文关怀,2022年被评为湖南省“和谐社区”示范单位。


三、经验成效


1.党建引领是根本。“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驻村工作队和各工作小组狠抓党建工作,指导村党支部健全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片区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落实“五个到户”工作机制。为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配强班子,深化理论学习,积极开展活动来激发支部活力;通过承诺践诺、考核奖惩,激励党员作为;通过教育引导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政治觉悟,争做优秀村民。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村”“市级无上访村”。


2.因村制宜是前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产业振兴的关键是选准产业,才能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双赢效果。2021年,驻村工作队立足该村实际,在原有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壮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菜篮子”工程,发展高效大棚蔬菜产业,面积达800余亩,取得了经济效益倍增的效果。农业工作组指导村委会牵头成立小露珠蔬菜专业合作社,从事缓延季蔬菜生产经营,累计投资达100多万元,惠及农户100多户,年创产值120多万元。


3.委员作用是关键。政协委员具有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建言资政和团结教育也是人民政协的职能职责,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必能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叶家坪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协委员以及驻村工作队深度参与、用情用力,成为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4.人才技术是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协委员广泛宣传发动,在致富带头人中择优选、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择优引、在驻村后盾单位中择优聘,在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将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作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潜在人才资源转化成高质量发展动力。叶家坪村蔬菜基地的种植由县政协委员进行技术指导,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之路。全村引进了玉米单产提质项目,实施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生产方式也进入机械化主导新阶段,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5.政策资金是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乡风文明等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政策资金的支持。该村的道路提质改造项目、文化设施建设、产业建设、坚守扶贫底线等都是政策和资金给足了底气。近几年来,政协机关、政协委员先后捐资、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近1000万元,有力保障了该村的建设和发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