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头脑风暴”!11名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3-10-16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图片


“建议出台一些非常规举措,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院士专家团队。”


“要拥抱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紧盯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布局研发,找准赶超路径。”


……


10月13日,一场关于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头脑风暴”在省政协机关举行。


11名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及长沙相关市直单位负责同志汇聚一堂,围绕高水平创新平台、高能级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高品质创新生态等协商交流、建言献策,碰撞思想火化。

 


创新驱动,服务国家战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提升国家或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了“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其中就包括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全国政协常委、湘西州工商联主席滕树静认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要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这一命题深入研讨,深刻把握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统一规划,精准发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此外,她还提出了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强化协同联动,改善和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将科技教育融入中小学及高等教育全过程,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等建议。


“一些颠覆性、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往往十年磨一剑,不能急于求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建议,推进创新高地、科学中心、创新生态三者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树立研发的思维,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为科技创新营造更加宽松的生态环境。要集中优势兵力,依托现有的人工智能、大算力、数字经济等发展基础,争取在获批组建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让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立足优势,激发创新活力


针对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于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的建设目标。


对此,委员们认为,既要立足湖南的实际放眼全球,紧跟科技前沿,又要以全球的视野,看待长沙的优势和不足。


长沙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具有研发中心城市的精神特征,科教资源丰富、智力资源充足,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北斗规模应用、现代种业、高性能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也有房价低、教育医疗水平好、城市气质深受年轻人追捧等独特优势,还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有项目可投、有利润可赚、充分被尊重的政策优势。


然而,比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创中心城市,长沙仍存在研发投入偏少、研发规模不大、平台能级不强等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三一集团党委书记向文波建议,要立足长沙的优势产业及湖南高校的优势学科开展研发,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全面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数智化升级,让更多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处于并跑甚至领跑水平。同时,要面向未来,围绕工业4.0,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布局,深化应用场景,抢抓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说,蓝思科技以实际行动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目前正在建设工业研究院,邀请全球的新材料领域专家学者、高精尖研发人才汇集长沙,研究课题,形成成果,推出面向全球的新产品。“预计3年之内做出成绩。”周群飞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业聚焦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结合湖南产业优势,引导企业捆绑、抱团发展;推动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积极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

 

优化环境,集聚创新要素


座谈会上,委员们分析了全球著名的科创中心如硅谷、纽约、东京等城市的特征,都拥有能够集聚创新的要素,包括高素质人才和充裕的资金,拥有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组织,拥有培育和吸引大量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拥有完整的、适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具有宜居宜业的生活和商业环境等。


“长沙科技创新模式、发展理念和方式,要按照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要求及时调整。”全国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说,要大力塑造长沙科技研发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更新城市的管理理念,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一件事一次办”的一流政务服务环境。要结合实际,找准发展路径,加大政策细化、配套及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说,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是人才。建议提升城市硬件、软件的吸引力,营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持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现有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让更多高水平人才留在湖南。


全国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向华建议,以湖南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大力支持生物医药领域制造业发展,加大对相关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医疗领域人才认定、评价制度,给予用人单位更多的人才认定自主权,进一步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袁爱平建议,进一步优化长沙的法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为民营经济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围绕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破解科研成果转化、成果定价、研发基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堵点问题。


吴理之、柳玲玲等委员也作了发言。大家表示,支持和助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责无旁贷。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将认真开展调研、积极撰写和提交联名提案,在全国政协平台建言发声,努力推动国家层面给予湖南更多倾斜和帮助,助力长沙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呼吁一批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学装置和科技创新平台落户长沙。


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协商交流中表示,要把握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基础和优势,力争到2025年,实现长沙各类创新平台达到2600家,整体创新能力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到2030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初步建成。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