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协召开“促进我省民族地区省际边界县经济发展”专家协商会,这是今年年初印发的《湖南省政协2023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中所作的安排。一起来看看委员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向延华(省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
激活经营主体“一池春水”
建议发挥好“五类优势”、做好“五篇文章”,培育壮大边界县经营主体,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发挥生态旅游优势,做好生态文旅融合文章,推进景区景点升级改造。发挥农业特色优势,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文章,引导农产品向绿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做好深度开发利用文章,延伸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发挥后发比较优势,做好产业转移承接文章,探索建立省内和周边省份优势产业的配套产业园、飞地产业园。发挥政策支持优势,做好深度对接文章。
刘东波(省政协常委、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加快传统产业高值化升级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围绕建设科技驱动的高质量特色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优育强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特色手工艺、中药材种植加工等产业。加速打造产业品牌,提升县域地方特色,深度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精品文旅融合产品。
尹向东(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增强经济发展“软实力”
建议省市县协同发力,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改善基础设施“硬环境”、财政经济“硬实力”。省市县三级要多管齐下,从观念、政策、机制、服务、法治等方面改善“软环境”、提升“软实力”,共建民族地区营商环境促进平台。要共谋长远发展,从产业布局、链群发展等方面构建产业生态和打造营商环境生态。要突出考核功能,以“营商环境”“五好园区”考核为指挥棒,帮扶督促民族地区边界县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王兆峰(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我省民族地区省际边界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建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打通省际边界县交通断点、节点、堵点,融入全国交通大循环中,促进省际边界县互动合作。积极培育新业态,形成“文旅农康”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大资金等投入力度和体制创新,建设好国字号园区。边界县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推动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充分利用边界县旅游资源、非遗资源,拓展消费市场。
李文化(省政协委员、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市商务局局长)
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
我省民族地区省际边界县产业链精准招商潜力很大。建议做好顶层设计,立足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产业基础,科学选择边界县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突出重点产业,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产业链建设项目。发挥资源优势,出台招商政策,借鉴靖州县发展茯苓产业、桑植县引进农夫山泉项目的做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区域,主动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开展驻点招商、小分队点对点招商。
段贵建(江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
建议优化“五好园区”考核机制,对国家级园区和省级园区进行区分,分等级分类别实行差异化考核,壮大园区特色优势产业,在省级层面设立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园区择优招商,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明确平台公司参与资本招商、推动主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的规范性指导意见,鼓励平台公司“先行先试”;优化园区机制体制改革方案,探索园区运营市场化路径和引入社会资本专业运营机构参与园区运营,全方位助力园区做大做强。
尹筑嘉(长沙市天心区政协委员、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对促进民族地区扩大开放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壮大流通主体,充分利用奖补政策,支持鼓励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流通创新,支持鼓励流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流通条件,加大对边界县商贸物流、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发展县级仓储物流中心、乡镇级仓储物流中转站和村级终端物流节点,进一步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文 | 政协融媒记者肖君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