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对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敏: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亟待补齐短板
发布时间:2023-09-15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让长沙更有研值-栏花1-750-420.jpg


“我最近主持了2个与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相关的智库课题,如何做到真调研、建真言,颇感责任与压力重大。”长沙市政协常委、民建长沙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敏告诉政协融媒记者。


“通俗一点讲,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集聚区,是高端研发人才的蓄水池,是重大科技成果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围绕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特征、长沙提出这一定位的底气和需要补齐的短板等方面,刘敏与政协融媒记者展开了一场对话。


湖南政协新闻网

长沙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科技创新优势。图为位于雨花经开区的普斯赛特90%的生产线已实现智能化,可日产灯珠5000万颗。 资料图


长沙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特征


湖南政协融媒:不久前,你与25名四级政协委员联名倡议“全力助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究竟什么是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它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刘敏: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以研发创新与服务作为主导功能、以研发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形态、集聚大量优质研发资源以及占据全球价值链重要研发环节的国际性城市。国内有其他城市提出过类似定位,比如北京的“国际科创中心”、上海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深圳的“世界级科研枢纽”等。


仔细研究硅谷、班加罗尔、伦敦、巴黎、东京、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研发机构的高集聚性、研发成果的高产出性、研发网络的高等级性、研发生态的高包容性。以硅谷为例,自由创新、包容失败、政府和政策不过多干预、风险投资具有远见和耐心等多重因素,源源不断吸引着全球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才和移民前来,集聚了包括苹果、谷歌、脸书、英特尔、AMD等行业巨头。


湖南政协融媒: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的底气何在?


刘敏:作为湖湘文化的首善之区,长沙有实事求是的气韵、敢为人先的气概、青春向上的气质、开放包容的气度,这种城市精神高度契合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特征。


此外,长沙研发要素资源实力雄厚、研发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研发创新环境生态优越,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近年来,长沙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了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一批研发特色突出的优势产业,涌现了天河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了一批重量级的企业研发中心,形成了产研互促发展的生动局面,这些都是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底气所在。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任重道远


湖南政协融媒: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


刘敏:首先,研发经费投入“偏少”。研发经费的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进程和水平。从这个维度看,长沙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可谓任重道远。


其次,研发产业规模“偏小”。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长沙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偏小、就业容纳力以及行业薪资水平偏低,导致近年来长沙市出现研发人才“难引”和“难留”的双重困局。


再次,研发平台能级“偏弱”。当前长沙还未获批组建国家实验室,未布局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未牵头实施国家大科学工程,总体落后于同处中部的合肥和武汉两市。


最后,研发成果转化“偏低”。近年来长沙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幅度较大,已接近40%,但相比合肥75%的本地成果转化率,长沙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三个1/3”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即1/3的科研成果能够实现转化,能够实现转化的成果当中只有1/3落在长沙,落在长沙当中只有1/3能够成长为市场主体。


湖南政协融媒:在围绕长沙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开展调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和心得?


刘敏: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集聚了较多高等级的研发中心,如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全球研发中心位于伦敦,东京集聚了超过2300家外资企业全球研发中心。上海2022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累计设立外资研发中心531家,外资研发中心日益成为上海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长沙现有外资企业1353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05家。目前有一批聚焦前瞻性产业的新型外资研发机构落户长沙,索恩格、万兴科技等企业在长沙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舍弗勒设立了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松井新材料、湘北威尔曼、威胜集团、维胜科技、广汽三菱、博世汽车等7家企业相继成立了外资研发中心。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长沙外资研发中心发展仍面临“专项政策有欠缺、创新型人才支撑有不足、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短板、政产学研融合生态圈建构有障碍”等问题。建议借鉴上海经验,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外资研发中心服务机制;加大国际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力度,对外资研发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便利研发设备进出口,根据全球研发中心对本市科技创新的贡献度,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奖励。


湖南政协融媒:在研究世界500强企业分布特征课题时,你从中得出哪些对于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启示?


刘敏: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许多启示,比如要锚定城市战略定位、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创新生态、打造链接全球的国际研发飞地、积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


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可借鉴上海、纽约的经验,尽快制定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专项规划与具体行动计划,明确远期目标与阶段性量化目标,制定实施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可借鉴日本东京筑波科学城建设的经验,设立湘江新区全球创新推进机构,出台《湘江科学城建设法》;借鉴台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推动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原地倍增”;借鉴德国政府发起的“领先集群竞赛计划”的经验,在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内实施“领先产业集群竞赛计划”等等。


湖南政协融媒: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


刘敏:首先,研发经费投入“偏少”。研发经费的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进程和水平。从这个维度看,长沙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可谓任重道远。


其次,研发产业规模“偏小”。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长沙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偏小、就业容纳力以及行业薪资水平偏低,导致近年来长沙市出现研发人才“难引”和“难留”的双重困局。


再次,研发平台能级“偏弱”。当前长沙还未获批组建国家实验室,未布局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未牵头实施国家大科学工程,总体落后于同处中部的合肥和武汉两市。


最后,研发成果转化“偏低”。近年来长沙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幅度较大,已接近40%,但相比合肥75%的本地成果转化率,长沙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三个1/3”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即1/3的科研成果能够实现转化,能够实现转化的成果当中只有1/3落在长沙,落在长沙当中只有1/3能够成长为市场主体。


湖南政协融媒:在围绕长沙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开展调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和心得?


刘敏: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集聚了较多高等级的研发中心,如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全球研发中心位于伦敦,东京集聚了超过2300家外资企业全球研发中心。上海2022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累计设立外资研发中心531家,外资研发中心日益成为上海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长沙现有外资企业1353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05家。目前有一批聚焦前瞻性产业的新型外资研发机构落户长沙,索恩格、万兴科技等企业在长沙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舍弗勒设立了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松井新材料、湘北威尔曼、威胜集团、维胜科技、广汽三菱、博世汽车等7家企业相继成立了外资研发中心。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长沙外资研发中心发展仍面临“专项政策有欠缺、创新型人才支撑有不足、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短板、政产学研融合生态圈建构有障碍”等问题。建议借鉴上海经验,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外资研发中心服务机制;加大国际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力度,对外资研发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便利研发设备进出口,根据全球研发中心对本市科技创新的贡献度,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奖励。


湖南政协融媒:在研究世界500强企业分布特征课题时,你从中得出哪些对于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启示?


刘敏: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许多启示,比如要锚定城市战略定位、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创新生态、打造链接全球的国际研发飞地、积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


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可借鉴上海、纽约的经验,尽快制定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专项规划与具体行动计划,明确远期目标与阶段性量化目标,制定实施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可借鉴日本东京筑波科学城建设的经验,设立湘江新区全球创新推进机构,出台《湘江科学城建设法》;借鉴台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推动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原地倍增”;借鉴德国政府发起的“领先集群竞赛计划”的经验,在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内实施“领先产业集群竞赛计划”等等。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