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嘉禾铸造工:铁打的嘉禾人能打铁
发布时间:2023-07-21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闯天下-创未来-750-420.jpg


业界有人说,嘉禾的五金工具停产3天,江南五金工具市场就会“抖三抖”。


作为一座湘南边陲小城,嘉禾没有铁矿,但有铸造传统,集合了10万铸造大军,其中包括炉工、钳工、车工、铣工、镗工、模具工、翻砂工等铸造业全工序链熟练技工近5万人。


铸造,在嘉禾民间叫“翻砂”,旧时称为“打铁”。《嘉禾县志》记载,嘉禾铸造始于明末清初,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历经多年传承和发展,铸造业逐渐成为嘉禾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嘉禾因此有“江南铸都”之誉。


“能铸善商”的嘉禾铁匠,秉承祖传铸造工艺,在广东、广西、湖北、贵州、江西等地创业从商,在华南地区创造了“有工厂的地方就有嘉禾铸造”的奇迹。


湖南政协新闻网

铸造业已成为嘉禾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先闯出来再说”


1987年,17岁的嘉禾小伙黄乃雄在郴州拜师学习铸造,听人家说“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后,雄心勃勃的他便跟着人潮南下广东“淘金”。


“当时身无分文,又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去。”黄乃雄先到广州短暂落脚,听老乡说佛山制造业比较发达,他便带着一腔孤勇和发财的期待,前往佛山寻找机会。一年后,黄乃雄又跟着哥哥来到广西柳州,在一家铸造厂打工。


黄乃雄的成长路径,几乎是嘉禾众多年轻人走上铸造行业的缩影。


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因体制与政策的缘故,大部分懂铸造技艺的嘉禾农民被吸纳到县办铁厂当工人,铸造技术打破了原来族群内部传承的界限,技艺封闭之门由此打开,并带动机械、五金和其它工业发展。这一时期,铸造业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员工技术都有了较大进步。


到80年代,改革春风吹遍全国,嘉禾一批有铸造技艺的农民纷纷自办铸造厂。一时间,社办、村办、个人办的铸造企业如春笋般冒出,数量多达五六十家。另有一批铸造工匠南下广东、广西等地建厂,在华南一带逐渐生根开花。


据统计,1988年,嘉禾籍铸造人在县外创办铸造厂80余家。其中,广东39家,仅韶关就有34家,其他的分布在广西、贵州、江西、湖北和湖南的郴州、零陵等地。


嘉禾铸造协会顾问李南湘告诉记者,嘉禾本身有铸造传统,技艺比较成熟,很多人掌握基础的铸造技术后南下,一般由几个敢闯敢拼的人带头办厂,再到家乡招熟练工,以“一拖一”“一带多”的模式带着更多的嘉禾年轻人外出务工。


“嘉禾人多地少,仅靠几亩田很难养家糊口。在当地的铸造小作坊打工,工资很少,广东的工资能高出三四倍。”黄乃雄告诉记者,虽然外面的世界到底怎样自己一概不知,但抱着“先闯出来再说”的想法,毅然选择走出去碰碰运气。


抱团成就“铸造湘军”


“嘉禾人是打铁的,也是铁打的。”这是开国上将萧克对老乡的评价,准确概括出嘉禾悠久的铸造历史和以铸造谋生的嘉禾人敢拼敢闯的奋斗本色。


“那时候是真的苦啊,只能扎扎实实地做拓荒牛。”60岁的刘礼忠回忆起“粤拼”岁月,感慨万千。


1991年,有了在嘉禾办厂积累的原始资本后,刘礼忠带着一家老小举家南下,坐了两天一夜的货车来到深圳龙岗,跟几个朋友合伙投资7万元,在当地创办了一家铸造厂。由于对当地环境不熟悉,做的产品不合格,办厂3个月便亏了4万元,刘礼忠形容当时的自己“亏得连裤头都不剩”。


合伙人相继退股,刘礼忠选择继续坚守,他从源头入手寻找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四处奔波熟悉和了解当地的生产流程以及标准,通过更换原料、改良设备一步一步进行整改,最终让企业的发展重回正轨。


1992年,黄乃雄辗转回到佛山。那年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黄乃雄五兄弟敏锐地察觉到经济发展的春天要来了,开始尝试办厂创业。兄弟5人东拼西凑了3万块钱,花费1万多元在嘉禾县袁家镇建了一处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取名兄合铸造厂。


创业初期的艰难,黄乃雄至今记忆尤深。为了维持铸造厂的运营,大哥黄乃庭甚至卖掉房子换了3000多元去购买生铁。厂里仅有几名工人,人手不够,兄弟几人守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便有着“老板”的身份,但仍然像杂工一样,亲自上手操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产品品质好,价格具有竞争力,企业逐步打开市场,得到快速发展。1996年,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黄乃雄等人又在广东顺德创办分厂,生意日渐红火。


进入90年代,随着珠三角的大建设与大发展,嘉禾铸造人纷纷南下办厂“淘金”,在外创办的铸造企业超过400家,300多家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铸造湘军”的名号逐渐打响。


单打独斗总归不如抱团发展。为进一步擦亮“嘉禾铸造”品牌,凝聚发展合力,2005年11月,“嘉禾县在粤铸造湘军发展论坛”暨“嘉禾县在粤铸造业商会”筹备会,在广东番禺举行,预示着在粤铸造湘军将以组织的形式推动嘉禾铸造产业良性发展。


到2006年,嘉禾铸造人在南方各地开办的铸造企业达400多家,从业人员2.5万人。“铸造湘军”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当年11月,嘉禾县在粤铸造业商会在番禺成立,148家在粤铸造企业成为会员。


“以在粤铸造业商会为平台和纽带,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各种活动,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行业问题,并在内部协调不良的市场竞争,这样既能满足在粤嘉禾人的思乡情怀,也凝聚了发展力量。”黄乃雄告诉记者。


起初,嘉禾人的铸造企业由于工艺技术简单,只能承接漏水盖板、下水管、井盖、栅栏等粗制铸件,产品单一。通过抱团发展,企业数量与规模发展较快,工艺设备和产品档次相应提高。“原来外地人都只当嘉禾人是廉价劳动力,但我们用努力让外界看见了‘嘉禾铸造’,也让人们认可了‘铸造湘军’。”刘礼忠自豪地说。


转型升级之路


2004年,嘉禾县坦塘铸造工业园破土动工。黄乃雄、黄乃庭等5兄弟成立嘉禾县众合铸业有限公司,入驻工业园。


2008年,珠三角一带实行“腾笼换鸟”和产业梯度转移政策。作为传统能耗型企业,一大批嘉禾人的铸造厂只能从深圳、东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向粤北、城郊迁移。


作为粤港澳后花园和湖南南大门的嘉禾,具备铸造基础和产业园区平台优势,自然成了两地装备制造业协作配套、密不可分的首选之地,在粤的嘉禾铸造人迫切希望返乡投资创业。


2009年出台的《嘉禾县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吸引了一批在外嘉禾铸造人返嘉落户。当年,全县铸造企业突破300家。


通过园区企业抱团发展,许多企业自动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园区产品也从低层次的铸件向成品制造发展。机床、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园区的流水线上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江南铸都”嘉禾再次迎来大变革——“煤改电”。


从前,嘉禾县内铸造企业多使用“冲天炉”,众合铸业也不例外。这种设备需要烧煤,动辄几十米高,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而“煤改电”之后,大家用电炉替代了“冲天炉”。


“用电的优势就是环保无烟,我们还趁势从原本的手工生产,转型升级为自动化生产。”黄乃庭说,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能源和生产成本,优化了车间工作环境,还提高了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精度。很快,众合铸业尝到了创新求变的甜头——产品档次提升后,价格上涨了20%以上。


“过去的20年,是嘉禾铸造飞速发展并走向世界舞台的20年,也是嘉禾铸造不断成长的20年。”李南湘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嘉禾铸造企业布局由散到聚、企业规模由小到大、企业管理由粗到精,铸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能自行完成从设计、绘图、制模、浇坯、加工直至终端产品的整个流程。铸件产品不断丰富,大到数十吨、小到十几克,涉及机床、木工、建筑、航天、军工等多个门类数千个品种。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铸件、配件到数控机床、压铸设备整机出厂。


如今,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嘉禾铸造企业,正陆续进入交班期。黄乃雄、黄乃庭、刘礼忠的子女都已接过父辈的衣钵,正式投身铸造行业,打理着企业的延长产业链、品牌建设等业务。


“通过技术的延伸、人脉的拓展,以及敢于创新的新生力量的加入,只需5至10年时间,嘉禾的铸造产业就能更加成熟,走上从铸件、配件到整机出厂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对嘉禾铸造产业的发展,黄乃雄充满期待。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