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30万“小镇青年”逐梦文印产业
发布时间:2023-06-30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闯天下-创未来-1920.jpg


洋溪,一个不起眼的湘中小镇,却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独特注脚之一。


上世纪70年代,一批青年从新化县洋溪镇走向全国各地,凭着一股“梅山蛮”的闯劲,依靠维修打字机和打字打印的手艺,渐渐在业界叫响口碑。随着一代又一代新化青年走出洋溪及周边乡镇,一支30万人的新化文印大军活跃在大江南北,在全国盘下15万家门店,占据了70%以上的文印市场份额,形成了“有城镇处,就有新化文印”的产业现象。


“中国文印看新化,新化文印在洋溪。”今天的洋溪正在打造“文印小镇”,这个从缝隙中长出的产业,承载着一代代新化“小镇青年”的致富梦想,历经磨难,顽强生长,如今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传奇。


湖南政协新闻网

矗立在新化高铁南站的“中国文印小镇”招牌独具特色。


打字机维修工闯出致富路


如果没有邹联经,新化文印或许没有今天如此这般“大场面”。


50年前,新化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为了讨生活,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1946年出生的邹联经,凭着修钢笔、修锁的手艺,十几岁便开始走南闯北。


70年代,因为偶然的机会,邹联经到上海做学徒工,学到了精湛的机械打字机、速印机和光电誊影机维修技术,开始闯江湖维修打字机。不久后,他就带着 4000 元巨款回到洋溪,建起了村里第一栋两层楼房。


1977年,县公安局将无证经营的邹联经带回洋溪,批斗会上宣布:“邹联经以修打字机为名,诈骗党、政、军机关现金7000多元。”


不料,批斗会反而成为“活广告”,一批年轻人悄悄来到邹联经家里,要拜师学技术。邹联经的堂弟邹联文便是其中之一。拜师后,邹联文跟着堂哥在新疆闯荡了一个多月后回到村里,给父亲买了一双羊绒皮靴,给母亲买了一件羊绒大衣。随着打印维修技术在洋溪乡亲们中传授开来,越来越多村民扔下锄头外出闯荡。


1978 年,市场的闸门被小心翼翼打开。为了规范这支“流动大军”,新化县成立洋溪打字机维修厂,聘请邹联经为业务厂长,并给从业人员发介绍信、价格表和发票。


很快,一批头脑灵活的小镇青年,穿着一身刻意打扮的便宜西装,说着一口难懂的新化塑料普通话,出入于各大机关和国企维修机械打字机。这支队伍快速壮大,到1985年已发展到3000多人。


“当时修好一台机械打字机能挣45块,洋溪邮局的汇款单像雪片似地从全国飞来,都是外出从事打字机维修和打字复印的人寄回来的钱。”邹联文告诉记者。


湖南政协新闻网

把废旧淘汰的复印机回收再利用,为一代新化文印人赢得发展先机。


声名鹊起的广州“洋溪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机械打字机市场日渐式微,更先进的复印机进入国门,诞生了新的商机。


修好一台复印机可以赚几百元,瞅准机会的新化人率先摸透了热门的日本佳能和理光复印机维修技术,并在老乡群体中迅速扩散。


当时在发达国家,复印机设备过了两三年就会被淘汰废弃,不断有日本、美国的旧复印机通过中国台湾进入大陆市场,并被当成废旧物品进行拆解销售。


“能不能把旧复印机回收再利用呢?”新化人曾旗东发现了这个“好买卖”。他从台湾商人手上购买旧复印机,进价每台2000多元,翻新后每台8000元还供不应求。


在广州天河科技街,新化人建起二手复印机批发地,这也是全国最早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新化人在这条街开办了50多家公司,科技街一度被人称为“洋溪街”。


进入21世纪,部分资金雄厚、眼界开阔的新化人不再从台湾进货,而是直接从日本、美国源头进货。从高档高速大型复印机、一体化速印机到彩色复印机、数码工程复印机,他们建立了完整的二手复印机产业链,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新化文印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冒出来,人们总能在某个街巷转角与它不期而遇,而低廉的价格更让人喜出望外。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冯军旗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化文印”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文中“随便给一个角落,新化人都能把它变成文印店。北大的小西门外,一边是公厕,一边是新化人的文印店;对外经贸大学东门一字排开,竟然有9家新化文印店”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市场阵痛中创新发展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繁华一角,红底白字的“竞天图文快印广告”招牌分外醒目,这是典型的新化文印店的标识。招牌上的另一行字“我们的使命:又快 又好 又便宜”,准确概括了新化文印店的特点。


1992年,邹联文结束“游商”生涯,花8万元在湖北枣阳开起了第一家打字店,几经辗转后,他到广州开办了竞天图文快印有限公司。他从国外进口数百万的彩印机,主营彩印、晒图、广告制作等业务,并形成了连锁品牌。


邹联文的转型,代表了一批新化文印人的远见。2002年,以回收钢铁为主的五金电器、打印机、传真机、电传打字机及多种文印设备,被国家明确列为禁止进口货物,文印产业面临又一次阵痛和升级。


曾经的新化文印店大都是“夫妻店”,妻子负责打字设计,丈夫负责维修设备。伴随着打印机及电子文档的普及,一些新化文印店开始转型为含金量更高的大型文印公司,并一步步走向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曾经只会打字复印的新化人,学会了制作小至门牌、名片、海报,大至广告牌、展板等各种技能。


“人强不如家伙强”,是邹联文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图文服务要做好做大,必须配置一流设备,才能保证产出一流产品。为此,他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种快印设备展会,从中捕捉最新的技术信息。


“过去新化文印人是一群头脑灵活、吃苦耐劳,但学历和技术水平不高的人,现在不一样了。”邹联文说,现在行业的中坚力量是一群有一定文化知识、熟悉互联网,并善于运用社会资源的中青年,“靠天吃饭、靠打擦边球的老一辈思维该淘汰了”。


“很多人对新化文印有一种误解,以为我们还是搞打字复印的。其实,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把中国的文印产业向前推动了10多年。”生产国内第一台胶装机的曾辉对媒体说。


“文印小镇”续写产业传奇


从长沙坐高铁到新化,不过70分钟。一出新化南站,就能看见写着“洋溪·中国文印小镇”字样的牌匾,格外醒目。


曾连任三届娄底市政协委员的邹建湘多年前递交提案,建议在新化打造千亿文印产业园。2019年6月,洋溪正式启动建设“中国文印小镇”,新化文印发源地的活力被激发,邹建湘的建议正在家乡变成现实。


“过去的新化文印,很多人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一直存在于传说之中。”新化县政协常委、新化文印总商会会长曾卓原告诉政协融媒记者,洋溪“中国文印小镇”的打造,凸现的是政府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和支持,“新化文印”以产业品牌浮出水面,已让社会各界开始走近、了解和支持这个产业。


2017年,太平洋证券与新化县政府发起成立了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覆盖了整条文印产业链。公司总经理罗国雄是一位从洋溪走出的“小镇青年”,曾在财政部、太平洋证券工作多年,且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他的心中有着一份文印情结。


以创建全球最大快印连锁品牌为目标的新印科技,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数字印刷领域的龙头企业,并在非洲加纳建设了第一家海外生产运营中心和复印机再制造工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事文印32年的曾卓原用这首诗来描述新化文印行业的发展。在他心中,新化文印能成为一段传奇,离不开“野蛮生长、自强不息”的文印精神。


曾经的同行之间缺乏交流、存在恶性竞争,曾卓原是最早意识到要“抱团取暖”的新化文印人之一。2011年,他和一些同乡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上海湖南商会文印行业分会,这是全国第一个文印行业商会;2019年,他又积极推动成立新化文印总商会。


“新化文印虽然同根同源,但是行业太大,彼此之间的认同不够,这是最大的局限。”令曾卓原欣慰的是,通过3年的努力,文印总商会在全国各省市成立了办事处,商会作为联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开始发挥作用。


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迈进,新化文印不断创新求变。“新化人的血液中流淌着文印的基因,新化文印在行业中的江湖地位无可取代。我相信,未来但凡有文字的地方,就有新化文印人的生意。”曾卓原笑着对政协融媒记者说,“我们可以打一个赌,过10年再看新化文印。”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