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非遗里的中国》畅游三湘四水,尽享湖湘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3-06-23 编辑:
分享

一张薄薄的芳纶纸,500℃的明火为何点不着?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的“湿抄法”,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织一块一尺见方的侗锦,竟然需要1000根以上的纱线?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如何做到历经数百年屹立不倒?湘西苗族鼓舞是如何把鼓与舞完美融合于一体?可以用手触摸的烟花,运用了哪些现代科技和传统喷花原理?让我们带着好奇与疑问,跟随《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湖南,揭秘答案~

畅游自然山水,体味人间烟火,品味非遗之美,见证时代新貌!踏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湘楚大地,这里的非遗会给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与震撼?6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在20:00档于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湘”遇非遗之旅!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在本期节目中,总台主持人龙洋和嘉宾单霁翔、杜江一起,走进湖南省郴州市郴州长卷,感受三湘四水浇灌出的独特湖湘文化,见证湖南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竹纸制作技艺、湘西苗族鼓舞、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侗锦织造技艺……在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中,五彩斑斓的非遗技艺令人目不暇接,其在时代赋能下迸发出的无限活力更是惊艳四座,让人感到深深自豪!

一张薄薄的芳纶纸

500℃明火也点不着

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湿抄法”的应用

和无数科研人员十几年来的夜以继日

为这项尖端技术

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制造”的烙印

妹陀,帅哥,嗍粉不咯?

熟悉的乡音让人一秒回到湖南

鲜香爽辣的栖凤渡鱼粉

上千次“暴打”出的“弹滋”

还有永州血鸭、臭豆腐、姊妹团子、三角豆腐、八宝果饭……

湖南人对美食的探寻

不仅是“五彩斑斓”的辣

还有更多的惊喜与满足

创新改造过的“新生-红色织机”

实现了织机从工具到艺术的转变

由它纺织出的发光侗锦

以独特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中国非遗的当代发展

屹立险要处,融于山水间

不需要任何精密复杂的工具

掌墨师仅凭样稿,使用只有木匠能懂的鲁班字

就能建造出干栏式风格的土家族吊脚楼

这些历经数百年屹立不倒的建筑奇观

蕴藏的中国智慧让人民自豪,令世界惊叹

能鼓舞人心的苗族鼓舞

动作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劳作

那热情而充满力量的鼓音和舞蹈

总能唤起湘西苗族人民内心深处的力量

也激起了人们对湘西大地的向往

一曲花鼓,杯中有戏

长沙花鼓戏的花式打杯别有乐趣

湘风绣语,惟妙惟肖

一针一线如魔法般绣出“真实”世界

还有“无缝衔接一张打”的银饰锻制技艺

和民族风格独特的苗族服饰

在郴州长卷非遗街区

处处有绝技,步步见匠心

从早期的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

浏阳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对烟花的持续探索

当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

更多样、更绚烂、更环保、更有用

成为浏阳花炮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创意秀演中

湖南非遗技艺“活”起来了

在幽静广阔的竹海间

舞者们充满力量感的舞姿

演绎出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纸的故事

以纹载意,“侗”见万象

舞者在纵横交错的丝线中来回变换

丝丝入扣的精细跃然于侗锦之上

伴随着阵阵鼓声

舞者在山水间翩翩起舞

共同展现湘西苗族鼓舞的震撼与秀美

6月24日,CCTV-1晚八点档

走进《非遗里的中国》

湖南非遗,精彩不断!

“湘”遇之旅,不见不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