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有一栋“海牛楼”,这里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实验室所在地——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实验室)。
2021年5月,中国“海牛Ⅱ号”钻机系统成功在超过2000米的海底降落,并将钻头打到了231米深的海底岩石中去,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项成就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深海资源开采领域的空白,也为我国争取公海资源开采的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牛Ⅱ号”和“海牛号”系列海底钻机均由海洋实验室研制,它们逐步刷新着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并有力地推动我国海洋地质与环境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底工程技术研究的进程。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国产海底钻机是如何从落后实现赶超的?面对茫茫海洋深处,“海牛”团队有着怎样不懈的探索?政协融媒记者走进了“海牛楼”一探究竟。
“海牛号”成功完成深海试验。受访者供图
从落后到赶超
初夏的“海牛楼”,房顶上的大风扇呼呼转着,焊接声、机器加工声不时传来,实验室里一派忙碌。
海洋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现有海工装备和海底钻机2个实验车间。实际上,万步炎团队的相关项目在2000年前后就启动了。随着2010年万步炎从长沙矿山研究院调到湖南科技大学工作,这所有着前身湘潭矿业学院历史基础的高校,由此开始从陆地深入到全新的领域——海洋。
万步炎的工作团队也一起来到了湘潭,投入到海洋实验室的建设中来。海洋实验室核心团队成员、工程师朱伟亚就是其中的一员。
共事20年,朱伟亚眼中的万老师是极富创新精神的,因为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从零开始,“当国外早就有海底钻机的时候,我们国内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在技术受限的情况下,最初的“海牛”团队几乎看不到任何国外海底钻机的实物和相关技术的专业文章,仅仅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照片。
“我们团队一共十几个人,其实每个人单拎出来都是很普通的,但在万老师的带领之下,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做一些事情。”朱伟亚说,团队成员有来自多学科的教授和专家,各自负责不同的具体技术攻关。而作为项目统筹,万老师对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楚,整个钻机的结构都印在他的脑海中。
“我们确定好设计图后,就是在这个实验车间进行加工、组装和调试。”朱伟亚介绍。在这里,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细致又高效,因为这些项目成果意味着我国最前沿的海洋科技创新,响应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从落后到赶超,时刻都在争分夺秒。
2015年6月,“海牛号”深海钻机在我国南海海域首钻成功,钻深能力达到60米。“海牛号”研制过程,万步炎和团队获得了125项国家级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
2021年5月,由海洋实验室领衔研制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海底地层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海牛Ⅲ号”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正式启动。据悉,未来的“海牛号”系列海底钻机将进一步开拓大洋科学钻探、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深海稀土勘探等领域,对我国参与国际海底竞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进行深水压力测试的试验舱。政协融媒记者王宇轩摄
最高标准成就“国之重器”
“海牛楼”里面有一个看似十分普通的试验水池,有10米深,可以将高度7米左右的“海牛号”完全淹没。朱伟亚介绍,组装完成后的“海牛”就是在这个水池里进行初步的水下实验。
不过,普通的水池毕竟与海洋的环境相去甚远,在进行正式组装之前,成千上万的零部件需要先通过更为严格的考验。
“一些关键元器件必须能够耐高压,所以实验室还有两个直径750毫米、深度3米的深水压力试验舱,压力能达到120兆帕,可以做全海深的实验。”朱伟亚说,只有经受住了这种高压实验,各项重要的元器件才能投入使用。
120兆帕的高压意味着什么?以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做个比较,它的深度达1.1万多米,其海底水压超过110兆帕,相当于2000只非洲大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因此,120兆帕高压的“全海深”,就是海洋实验项目成果的最高标准之一。
不过,即便有着一系列先进的实验设备,实验室内依然无法完美模拟海上现场状况。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洋更是他们的“实验场所”。
万步炎会经常带领团队出海。到了海上,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风吹日晒下,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得拿起扳手、电焊干活。科研设备的问题在海上最容易集中显现,大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日复一日,每一个重要的元器件,都需要从120兆帕的高压舱,进入10米深的试验水池,最后真正潜入千米、万米深的海洋,只有经过一步步的精准调试和检验,才能成就“国之重器”。
“海牛楼”内部的试验水池有10米深,可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政协融媒记者 王宇轩摄
推动深海科学研究
海洋实验室的项目成果重在应用,它们将深入神秘的海底,去探索和发现新的世界。
“海牛号”系列海底钻机已在我国海域“可燃冰”勘探和首个深海油气田开发中应用,结束了我国长期依靠租用国外钻探船开展海域“可燃冰”勘探的历史,破解了我国超千米深水工程地质钻探无成熟可用技术的窘境,开创了我国利用海底钻机开展深海工程地质调查的先河。
此外,海洋实验室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以及“科学号”考察船的参研参试单位。其中“奋斗者”号不仅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到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载人潜水器,带回了海沟底部的岩石、海水、生物等珍贵样品。
海洋实验室的代表性成果——全海深沉积物气密取样器,作业水深为1.1万米,就被搭载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7000米级和1万米级深渊海底采获保压沉积物样品,推动了我国深海/深渊科学研究。
“探索海洋,科技先行。”自豪于团队不断打破国外壁垒的朱伟亚感慨地说,只有科技才能创造出让人们通往神秘海底的设备,只有不断地去创新和突破,才能实现应用设备的进步与迭代,“海牛”团队会一如既往地努力探索。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廖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