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门县常德哲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基地,每天都能看到工人们挑选鲜鸡蛋、装车发货的忙碌场景,鸡蛋从石门到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菜篮子,最快仅需24小时。
这背后的“操盘手”,是石门县政协常委、常德哲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云成。从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到将企业经营成全省单体鸡舍存栏蛋鸡最多、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并占据香港鲜鸡蛋15%以上的市场份额,蔡云成一直没有停下奋进的脚步。
“下一步将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对现有设备进行提质改造,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及日韩市场,探索进军中东迪拜市场,让家乡鸡蛋真正走向世界。”蔡云成说。
情系桑梓回乡创业
1994年,蔡云成从武警部队退役,之后在上海经过一番打拼,成为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饮水思源不忘本。”蔡云成说,在外打拼多年,他长期关注家乡的发展,牵挂家乡的山山水水。
2016年春节,回家过年的蔡云成看到家乡正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便主动担起了石门县蒙泉镇上五通村名誉村主任的责任。他在当地投资组建了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委托帮扶”等模式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市场需求量大、回报周期短的蛋鸡产业,帮助乡亲增收致富。
投资家乡之前,蔡云成做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最终得出结论:鸡蛋作为民生产品,不愁销量,更贴近市场。石门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还没有鸡蛋出口企业。
“搞农业规模养殖,我还是门外汉,但我此前的工作长期与外贸出口打交道,熟悉如何开拓市场。”蔡云成说。
虽然在家乡投资兴业,但当时的蔡云成仍在上海上班。2018年“沪洽周”期间,石门县招商团队在上海与蔡云成等在沪老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来自家乡的诚挚邀约,以及自己想为家乡作贡献的心愿,让蔡云成决定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创办农牧业科技企业。
也正是在那年的“沪洽周”上,蔡云成与石门县政府签订了总投资2亿元的石门县蛋鸡养殖及蛋品深加工项目。
经过4年多的发展,企业一、二、三期标准化鸡舍在蒙泉镇和夹山镇建成投产,目前3个养殖基地共存栏180万羽蛋鸡,高峰日产鲜蛋110吨,年产值达到3.2亿元。企业营收实现分红近300万元(含村级集体经济),养殖基地为当地农户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就业人员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对家乡的贡献,让蔡云成先后获得湖南省“100名脱贫攻坚功臣”“王新法式模范扶贫先进个人”“全省最美扶贫人物”“石门县优秀名誉村主任”等荣誉称号。
用心开拓港澳市场
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蔡云成为企业定下了“成为鲜鸡蛋行业出口的标杆”“出口创汇为县域经济作贡献”“为整体提高湖南农产品品质做示范”的目标。
蔡云成带领企业主动寻求与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专家的技术合作,在养殖环控上实行全封闭、全自动、全恒温的中央集蛋养殖模式;粪污采用法国多赛技术和设备,风干处理、水污分流、无异味、排放达标,达到蛋鸡养殖世界先进水平。蛋鸡场用工厂化模式加工鸡蛋——经过表面清洗、紫外线杀菌、蛋表喷码等数十道质检工序才能完成包装,且每枚鲜蛋都有独特的标识和编码可供溯源。
由于品质好,产品很快得到了港澳市场的青睐。2021年3月,企业的鲜鸡蛋正式进入澳门市场,但由于蛋鸡养殖不属于农产品加工,公司的鸡蛋要走湖北出关。
为突破销售瓶颈,蔡云成多次向湖北、辽宁等地的鲜鸡蛋出口企业学习,了解出口政策。石门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自主报关问题,企业成为湖南唯一一家经海关备案自主经营出口的蛋鸡养殖基地。
2021年9月,从石门自主报关的鲜鸡蛋成功进入香港市场。
此后,蔡云成带领企业大力发展出口业务,开通了直通物流,着力打造“每日鲜蛋”品牌,24小时之内鸡蛋就可以直达港澳市场。如今,每天从石门发往港澳地区的鸡蛋在80万枚以上,高峰时达140万枚。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