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沅江市共华镇芦菇种植生产基地一片繁忙,20多名工人正在培育菌种。“每年每亩芦菇可实现年收益2万元。”村民们兴奋地说。这是当地党委、政府采纳民盟益阳市委会意见建议,开发利用洞庭湖区芦苇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取得的喜人成果。
近年来,益阳民盟界别的政协委员持续深入湖区,访渔民、走湿地、看水质,搜集第一手资料,为推动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
助推芦菇产业发展
将包袱变为财富
洞庭湖区是全国4个芦苇主产区之一,其中益阳市芦苇总面积53.1万亩,占洞庭湖区芦苇种植面积的42%。近年来,随着湖区制浆造纸行业的退出,湖洲上的大量芦苇没了去处,原来的财富变成了“包袱”。
为将“包袱”变回财富,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芦苇资源,2020年,民盟益阳市委会将“推动益阳市洞庭湖区芦菇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经多次实地调研后,总结形成了科学利用洞庭湖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芦苇食用菌产业的建议。同时,为助力沅江市解决环保难题,向民盟省委会申报了《推动洞庭湖流域芦菇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双赢》等委托调研,提出了“坚持保护与发展互促,进一步提高芦苇产量,有效降低芦苇种养、收割等管理成本,研制高附加值芦苇产品,提高技术核心含量,打造前景较广的芦苇综合利用产业链”等意见建议。
民盟益阳市委会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采纳落实。沅江市作为“芦苇之乡”,积极探索发展芦苇食用菌产业。湖南省光亚食用菌有限公司以芦苇作为基质培育高品质芦菇,在沅江市建成芦菇培育基地10个,大棚种植面积300多亩,闲置房层架栽培面积2.25万平方米,今年已生产菌包100万余个。如今,沅江市每年可生产近60万吨芦菇,形成产值60多亿元,吸纳近5万人就业。
民盟益阳市委会还在沅江市共华镇幸福村建立了民盟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将民主监督洞庭湖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委员工作室的特色职能,引导基层支部和政协委员深度参与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助推芦菇产业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
为水而谋
还老百姓青山绿水
大通湖地处洞庭湖腹地,是洞庭湖中之湖,也曾面临过度养殖等环境污染问题。益阳市围绕“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要求,在大通湖流域打响截污、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型养殖退出、清淤清废、禁航禁捕和生态修复等七大攻坚战,持续加大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民盟益阳市委会成立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小组,并制定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5年规划与年度计划,分年度扎实推进。民盟益阳市委会先后围绕“工业污水管控及养殖污染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技术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农村饮水安全”“南洞庭湖治沙治污”等专题开展民主监督,围绕“洞庭湖区芦苇综合利用”“洞庭湖鱼类资源保护”等开展视察、调研,提交相关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60多篇,提交微建议20多条,其中《关于建立洞庭湖地区芦苇管护、收割及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强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建议》等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采用。
2018年至今,民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提交关于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多份提案,均得到市直相关部门积极采纳落实,惠及湖区百姓。
文 | 夏琼波 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