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就是要把文明、生态的理念贯穿到场所建设、制度完善、日常管理、讲经弘法、培育人才等方面。”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邵阳佘湖山玉清宫住持吴理之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国式文化型、生态型宗教活动场所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统筹指导,开展中国式文化型、生态型宗教活动场所建设。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吴理之认为,宗教活动场所在日常的建设管理中,也要提炼出涵养、涵盖这些理念价值的精神标识,并通过相应的设施和活动展示出来。 为此,吴理之建议支持场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以文化建设为重点,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规划建设;完善文化设施,设立文化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文化书屋或图书馆(室)等,健全文化功能,加强文化宣传;健全文化文物档案,加强宗教文物和文化资料的管理和维护;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场所,大力挖掘宗教历史文化,整理和编辑有关书刊资料;规范场所标识,提升场所文化品位。 在吴理之看来,宗教活动场所在教规教义阐释工作与文化交流活动上要双管齐下。要坚持中国化方向,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结合各自场所的文化传统和优势,宣传本场所能体现时代新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塑造文化特色和品牌。 积极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打造生态型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是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有效途径。”吴理之建议,宗教活动场所要注重建筑生态化、人文生态化和生活生态化。 “未来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建设。”吴理之建议,要做好场所植树绿化工作,积极进行园林景观改造;要完善场所卫生设施,规范储运垃圾,建设水冲式厕所,长期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卫生,让信教群众和游客进入场所就能感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新型文化应运而生。在吴理之看来,积极倡导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重点;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规教义相结合,在讲经讲道活动中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文|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