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沐沐现在会用长沙话叫我‘伢老倌’,叫他妈妈‘娘老子’。有时候,他也会用重庆话说‘我肆重庆仔儿’,有趣极了。”
虽在北京出差,7月26日一早,汪涵仍按时开始了在政协云委员工作室上的第一次值班。当天他值班的主题是“方言保护”。
谈及方言保护这一话题时,汪涵说到了儿子小沐沐:“孩子就生活在有方言的环境里,他不仅仅会说普通话,还会说湖南话和重庆话,并且他对方言很有兴趣,不仅能说几句,还极有语言天赋。”
“我一直在做方言保护方面的工作,所以并不需要特别的准备。”汪涵笑着说,方言保护这个话题与网友交流应该很顺畅。
“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让你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汪涵曾出资近500万元,发起了方言调查“响应”计划。
从8时许回答第一个问题起,汪涵就像平日里一样,使用繁体字在线回复网友。
10点30分开始,“汨罗市政协组织收集民间谚语、俗语和歇后语,并专门出版发行,希望可以在全省得以推广”“女书文化应该如何更好推广”“进一步加强对方言剧种——祁剧的支持和宣传”……网友提问在不断增多。
“桂阳官话与四川话特别是成都话极其相似,此外桂阳北半县的本地方言土语保留了很多古语发音,桂阳十里不同音现象也非常突出。”一名网友说,这种有趣的语言现象的形成过程,非常值得探究,希望汪涵可以加以关注。
“已经有‘响应’计划的团队去当地做田野调查。”汪涵立马回复。
汪涵说,不止是桂阳,现在正值暑假,“响应”计划的老师们正在衡山、新晃等地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进行当地方言的田野调查。
目前,“响应”计划搭建了一个由11位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工作学习的湘籍人士的学术团队,每年利用寒暑假在湖南57个方言片区进行方言调查和语音、语料的采集。
“这57个方言片区,是‘响应’计划项目组自己区分的。我们计划最终做成一个大的语音库,希望将它捐赠给湖南省博物馆或者湖南图书馆,成为一个永久的湖南人文类的文物,保存起来。”汪涵说,这是他做“响应”计划的初心。
如今,“响应”计划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湖南省博物馆有了相关展览。
“我一直致力于建立中国语言文化博物馆,目前已经立项。接下来,有可能在省博物馆中首先成馆。”汪涵表示,届时会将“响应”计划中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濒危语言保护的世界语言地图,以及国家语委和国家语保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一并综合在其中呈现。
下午4点50时,汪涵看到了一条让他感触颇深的提问。
这名网友自2016年开始,从事临湘方言文化研究。但至今都是靠个人去争取民间力量的支持,开展调查、整理资料,包括计划出版着作的全部费用都靠自己解决,没有办法获得更大的支持,他希望汪涵能够给予自己更多支持和呼吁。
“大家对独有的地方文化和对方言的保护,都保有很大的兴趣和急迫感。”汪涵说,在他看来,方言的逐渐消亡,不单单是语言的消亡,而是祖父辈们朝夕相处,并频繁用其向子孙表达情感沟通方式的消逝;随之而去的不仅仅是乡愁,还有民族和民间文化。方言的消逝,让他深觉可惜。
对于语言保护,应该用什么方式?汪涵有自己的思考。
之前,汪涵和崔永元、陈宇等,一起在广东省雷州市足荣村发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方言电影节,这是一个由民间发起、筹办的电影节。
“在此之前,还做了一个方言音乐类的节目。”汪涵认为,首先是精准语保,要意识到语言保护,重在保护,并且保有、保持年轻一代继续学方言、听方言、说方言、用方言去表达的浓厚兴趣;其次是兴趣语保,将年轻人最感兴趣的音乐、电影、旅游等,与方言结合起来。最后是智能语保,利用VR技术、机器人学习、语音识别等方式将方言结合在一起,让它有更好的应用。接下来,他会一直在研究语言保护方面,探索新方向和新方式。
精彩问答
网友:我从事临湘方言文化研究和调查近两年,感觉方言文化断代失传现象十分严重。我至今只能靠自己去争取民间力量的支持,做调查、整资料。希望汪涵老师能够给予我更多支持和呼吁。
汪涵:今年9月中旬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将在长沙举行,希望借这个大会的召开,能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对方言研究和保护给予更多的重视。
网友:作为一名高中语言科教师,我建议制作推广一些方言学习的免费 App,请专家录制方言教学课程,供感兴趣的人士业余学习;另一方面,建议方言进中小学课堂。
汪涵:感谢您对语保工作的关心,我们正在研究与相关公司对接您提出的这个建议。
网友:女书文化如何更好走向世界?
汪涵:女书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向世界展示了她的魅力。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能否因此做得更好,拿出更有效的保护办法来。
网友:益阳话写不出来,写出来让别的地方认也不是那个味道,该怎么保护呢?
汪涵: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保有说家乡话的兴趣。
END
文|湘声报记者 肖君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