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共享新荣光
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十九大报告在省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报告主题鲜明、气势恢宏,听后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刘巨钦:教育被赋予更重要使命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十九大报告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首要目标,也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的战略要求。
“教育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将承担更艰巨的任务。”省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兴湘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巨钦教授认为,这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刘巨钦表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这与我国现处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背景下,实现国家现代化需先实现人的现代化休戚相关。报告中提出,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这正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乃至全民族素质提升的新需求。
“报告中还提出,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刘巨钦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只有发挥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让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实现科教兴国。
陈平:让山河安澜人民安居
“我深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对人民群众安居环境的高度重视,深感实现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已经紧紧贴近我的工作实践。”省政协委员、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陈平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提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这让多年从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他激动不已。
湖南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如何实现湖南山河安澜、人民安居的梦想,如何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引发陈平深思,他说,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夯实调查评价体系,提升群众识灾辨灾、群测群防能力,加大综合治理,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常态化投入等,是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举措。
十九大报告提出,今后还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陈平看来,这意味着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将突破有关体制与机制的束缚,走向统一的管控协调发展之路。
“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者来说,要在十九大报告指引下,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小,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陈平对此满怀信心。
肖红梅:用更好举措惠及民生
“听了十九大报告后,我感觉内容丰富,令人震撼。回顾过去5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成就举世瞩目,老百姓更是感触深刻,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作为有着20多年临床一线经验的医务工作者,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肖红梅教授,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尤为关注。
“近年来逐步放开二孩后,妇产科以及幼儿教育等方面的现实状况都面临新的要求,人口结构变化后,如何制定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真正惠及民生,这在报告中已经得到了体现。”肖红梅反复阅读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关于医疗卫生的内容后这样说。
报告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这对于一些失独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养老,在政策上提供了保障。国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勇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人性化举措,让人倍感温暖。”肖红梅认为,十九大报告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尹向东:迈进“不忘初心”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全面谋划。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理论创新方面一大亮点。这次会议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所长尹向东听完报告后深有感触。
尹向东说,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报告说“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实际上是一脉相承,初心未改。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尹向东认为,这个新时代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阶段性特征,做出的准确历史性判断。
在新时代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报告部署的新方略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譬如,“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坚守初心、立足本职、锐意进取,为新发展、新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尹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