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末,省政协委员、常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常德市委主委陈位明(右二)率队看望96岁的抗战老兵严忠启。 (受访者供图)
在低矮、破旧的房屋度过了几十年后,安乡县下渔口镇山西村人、96岁的抗战老兵严忠启没想到在2016年底能住进修葺一新的家,过个欢乐祥和的年。
去年年末,省政协委员,常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常德市委主委陈位明再次带队来到严忠启家,看望这位抗战老兵。面对大家的嘘寒问暖,站在新屋外穿着特制军大衣、满脸皱纹的严忠启心生感动,老泪纵横。
2008年,民革常德市委率先发起了“关爱抗战老兵”行动。常德市市长周德睿说,“对抗战老兵怎样关爱都不为过。”如今,民革常德市委在中共常德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关爱抗战老兵扶助基金”,为在常德的抗战老兵提供了“一对一”、“三保障”的精准帮扶。
“只要有一个老兵健在,关心扶助老兵的脚步就不会停下。”陈位明说。
“三保障”让老兵安享晚年
在严忠启的新屋前,陈位明弯腰将一条红绸带佩戴在了老人的肩上,红绸带上写着:向抗战老兵致敬。
严忠启是国民党95师283团士兵,曾于1945年担任河内的守备工作并赴台湾驻防,跟随部队到过贵州、广西等地,又随部队前往越南边境,在友谊关驻守接受日本人的投降。
在抗日战争期间,严忠启多次负伤。1949年,他在上海投诚后返乡务农,婚后一直没有子女,老伴去世多年,每月唯一的收入是55元养老金。
2016年的中秋节,陈位明带领“‘帮好人万里行’走进常德行”的志愿者,来到严忠启家。当时,这是一间年久失修的危房,屋檐低矮,光线昏暗,潮湿破旧,下大雨时,屋里还会漏雨。
这让陈位明颇为意外和心酸。为了能让老人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他立即与当地政府商量,对其危房进行改造。
“民革常德市委通过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生活保障等三保障让每个抗战老兵能够安享晚年。”陈位明介绍说,仍住在危房里的老兵,有条件修建的就帮助他们改造或修建;无房老兵一时难以解决的,愿进养老机构的则将他们送到合适的养老机构。
此外,常德市所有老兵的农村或城镇医疗保险已通过发动民革党员捐款、募集等多种方式全部代买;而老兵住院医疗费自付部分,也经过多种方式筹资解决。
5个月后,陈位明一行再次扛着大米、抱着大衣、提着食用油等,给严忠启送来价值2000多元的春节慰问物资和2万多元的住房改造费用。此时,老人的新屋已改造完毕。
“吃的穿的喝的都有了。”严忠启笑道,不再透风的新屋让他有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1对1”关爱温暖老兵心
一个大大的蛋糕摆在95岁的抗战老兵吴淞的面前,当他吹灭所有的蜡烛时,身旁响起一阵掌声。“吴老生日快乐!” 2017年1月2日,来自民革常德市委等单位的47人为吴淞送上诚挚的祝福。
吴淞曾参加过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以及小规模的防御战、攻坚战、遭遇战等数十次。当年因为多次立功受奖,由一个普通士兵晋级为少校军官。
“老兵大多已有90多岁,除了生活的保障外,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未被遗忘。”陈位明说,从2014年3月开始,民革常德市委开始抢救性地采集全市抗战老兵的影像资料,让老兵在镜头前讲述当年抗击日寇的战争场面,留存资料。
如今,对于民革常德市委而言,给老兵做寿已然成为惯例。“给老人贺寿,让老人开心,更让老人获得了尊重。” 陈位明说,要让帮助直抵老兵的心,必须针对每位老兵的生活条件、性格特点区别对待,即所谓的“个性化精准帮扶”。
近年来,民革常德市委联合常德市“1+1”爱心联盟等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深入全市各区县市,搜寻核实了100多位老兵的基本资料,了解他们现有的生活状况,并根据老兵的不同情况开展“1对1”结对关爱活动。
夏天来了,开展“夏日送清凉”行动,为有条件的老兵装空调、送风扇;冬天到了,又为所有的老兵定制军大衣,送去电烤炉、电烤架等驱寒物资和防暑驱寒电费。
2015年,抗战老兵莫退的家属向民革常德市委反映,老兵爱吃猪肉,家庭却难以负担。为满足老兵的愿望,民革常德市委的工作人员专程赶到莫退家附近的卖肉点,预付了几千元的买肉款,保证老兵时时有肉吃。
抗战老兵都已是高龄,生病是常有的事,但他们大多家境贫寒,很多时候都拖着病体不敢就医。民革常德市委要求结对的爱心人士经常与老兵家属联系,以便随时掌握老兵的身体状况;老兵生病了,要去看望。为了方便老兵就医,民革常德市委还在常德市第四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付不起医药费的老兵,则由民革常德市委垫付。
“每个老兵急需什么,我们要根据档案,心中有数地去帮扶什么,不能仅限于以往的送钱上门。”陈位明说,要为每位老兵至少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个问题,让老兵们在常德这片土地上生活得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