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中山亭、中山像,一位伟人与一座城市的印记
长沙“中山符号”:是历史,也是生活
“吃完晚饭,坐在木炭汽车上,穿过最繁华的中山路,逛逛最高档的国货陈列馆(后改名为中山路百货大楼),那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殷慧敏老人虽已年近八十,对当年长沙中山路的热闹却记忆尤新。
她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老伴儿的第一块手表,都是在中山路百货大楼买的。上世纪80年代,黑白电视机还是稀罕物,要凭票才能购买。殷慧敏在百货大楼门口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才领到票。
跟殷慧敏一样上了点年纪的老长沙们,大概都还能记得,那时候最好、最新潮的东西,只有到中山路上才能买到。
时光荏苒,因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老街中山路,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也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在中山路的中段,伫立着的中山亭和中山像,这让长沙变得更为独特——为了纪念一位伟人,一条纪念路上同时拥有纪念亭和纪念像。
中山路:见证长沙城市变迁 刚建成时的中山路 1940年以前的国货陈列馆
从1929年开始,长沙进入近现代史上首轮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时期。中山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
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清代的湖南巡抚衙门、贡院、曾国藩祠、时务学堂,民国时期的教育会坪都在这个区域,中山路一带是当年长沙的政治中心。
中山路的名字,为纪念革命领袖孙中山而来。它东起小吴门,西至沿江大道,全长1470米,宽17米,是长沙的第一条柏油马路。
道路拉通后,两侧先后建起了国货陈列馆、银宫电影院、长沙市青少年宫、又一村饭店、红色剧院等一系列建筑,并迅速成为最繁华的商圈。
“这条马路,是湖南近代城市建设起步的重要标志。”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说,从这里开始,形成了近代城市商业。
当时的民国《力报》上曾刊登一篇题为《湖南的建设在长沙,长沙的建设在中山马路》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人工音乐与广播音乐增加了马路的繁荣,伟大堂皇的国货陈列馆令人流连忘返”;
“落雨天,雨滴轻轻地在柏油上舞蹈着,又清洁,又美丽,令人有点轻忽的感觉,令行路人能够在小小的泥渣中拾得一点快慰,于是我便喜欢柏油马路”……
长沙的1路公交车途径这条路。现年50岁的陈逢四,在上世纪80年代是这趟公交车的司机,他每天要在中山路上往返多次,见证着市井生活最繁荣的一面。
陈逢四记得,因为中山路上人多车流量大,这里会车总是格外拥挤。中山路上设有3个站,北正街、中山亭、三角花园,“过了这3个站,车上的人基本就下了一大半”。
人气旺的原因在于,这里的中山路百货大楼是最好的百货公司、银宫是最好的电影院、三角花园是最著名的女人街,还有最好的酒店湘江宾馆、最好吃的快餐店又一村酒家,以及后来的湖南第一家肯德基、第一家中外合资海鲜酒楼……
中山路上曾有两大盛况,让陈逢四至今仍咋舌不已。“过春节的时候,热闹得不得了,年味特别浓”,白天,熙熙攘攘的人置办年货,堵得水泄不通;晚上,中山路两侧的商铺人人都在外面放烟花爆竹,人声鼎沸赛过鞭炮声。
另一盛况则是1997年中山路上的肯德基开业。陈逢四回忆当时的情形仍难以相信,“载着的那一车车男女老少,约莫都是去肯德基尝鲜的。”
时移物易,如今中山路不似往昔辉煌,但在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小进看来,中山路历经了由政治中心的繁荣向商业繁荣的转变,现在通过国货陈列馆和中山亭等历史建筑的复原,以其历史价值再次实现它新的繁盛,这是城市发展的进程。
中山亭:融入市民生活之中
在中山路的中点枢纽位置,即与黄兴北路的交汇处,就是中山亭。
中山亭,并不是一座亭子,原是“省府前坪钟楼”,由两层主楼与五层钟楼相连构成,建成时使用的四面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电钟。1930年落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山亭时间”成为长沙最精确、最权威、最时尚的标准时间。 中山亭老照片 上世纪90年代中山亭改装为店铺
“中山亭最值得说一说的历史,是作为民众教育馆和市图书馆的那段历史。”陈先枢认为,在这段时期,中山亭作为面向普通市民的图书馆,发挥了极大的社会作用,建筑的利用和保护也得到了最大的结合。
1932年2月,长沙市政府将中山亭设为民众教育馆,设藏书室、阅览室、演讲场、弈棋室等场所。据1934年版《长沙市指南》介绍,因地处于“全市中心,交通辐辏”,“故赴馆民众,极为踊跃,每日不下千人”。
有了这样的积淀,1960年,中山亭成为长沙市图书馆的第一座馆舍。民众教育馆时期热烈的文化氛围,一直延续到市图书馆时期。
长沙市图书馆副馆长龙耀华说,那时候的娱乐方式不多,很多人的闲余时间就是到这里读书、看报或是看演出。图书馆曾一证难求,有段时间不少市民还委托熟人引荐,只为办上一张借书证。
在作为中山亭的主管单位期间,长沙市图书馆发挥专长,整理存档了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史料画册、音视频资料,并广泛收集各地出版的有关孙中山的各类图书文献进行专题陈列。
每逢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中山亭都会举办“纪念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在湖南”、“辛亥革命与湖南”等主题展览。
龙耀华说,中山亭不仅是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建筑,更是爱国文化教育基地。“希望人们除了保护好建筑样本,更能在这里铭记历史,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与陈先枢的想法不谋而合。在陈先枢看来,修缮中山亭只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建筑物发挥应有的功能,在使用中保护。
今天的中山亭,既作为经典历史文化建筑存在,又能与现代城市景观与周边街区融合。白天,这里仿佛绿岛,市民随时可进去参观;夜晚,灯光与时钟交相辉映,演绎美丽。
事实上,自上世纪70年代市图书馆迁出中山亭后,这幢历史建筑仍在试图变得更加亲民,尤其是2013年进行的中山亭大规模提质改造之后。
此前,因为中山路不宽,加之十字路口中山亭绿岛的存在,堵车严重,一度被称为“中山停”。2002年,黄兴北路扩建时,就曾有人提出拆除这座“拦路建筑”,后来在省文物局和市政协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保留下来。
2013年改造后,单向通行多年的中山路改为了双向通行。而中山亭恢复了两层结构的历史原貌,并拆除了围栏,使中山亭与四周街区融为一体,并采取开放式管理方式;绿岛路沿石都设计成弧形,充分考虑了来往车辆的交通安全问题;中山亭四周碧草如茵,采用的是高档草皮,为游客提供更惬意的休闲场所。
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让中山亭能够更加便民,走进每一位市民的生活。
中山像:历史和情感的延续
在2013年的改造中,中山亭正门外新设了一座高4.2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
为何会在这里设一座中山像? 现在中山亭前的孙中山雕塑
当时,市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龙耀华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很遗憾,孙中山先生没有到过湖南。”龙耀华说,“但是长沙人对孙中山先生以及中山路、中山亭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天都有人过来参观,每年都有人前来拜谒。我们希望能通过树立孙中山铜像,进一步发挥中山亭纪念地的价值。”
孙中山像遍布全国,大多数都是孙中山身着中山装、脚穿大头皮鞋,一手拿着礼帽,另一手拄着文明杖的坚毅形象。长沙这座铜像略有不同,是孙中山右手拄着文明杖,左手握着一卷《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思想的集中体现,选用这一元素,正是为了能够更加体现出湖南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革命思想的敬意。
虽然孙中山一生没有到过湖南,留下了历史遗憾,但他与湖南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在湖南,以黄兴为代表的一大批辛亥革命志士,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第一位写孙中山传的章士钊是湖南人;第一位描述孙黄会面场景的也是湖南人;孙中山去世后,湖南举办过多次规模宏大的悼念活动。
“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着各个时代的历史建筑才能承载。”陈先枢感慨,“中山路、中山亭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长沙城市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历经了‘四战一火’后依然屹立不倒,是我们民族性的表现。这就是老建筑存在的意义。”
陈先枢认为,建筑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本身的具体价值有多大,而是这些建筑见证了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关键时刻,是城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历史文脉的传承。如果历史建筑都不存在了,历史的文脉也就割断了。
在21世纪里,中山亭前有了一座中山像,大大丰富了百年老街中山路的文化价值。在梁小进看来,这是历史和情感的一种延续方式。
(本版老照片均由陈先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