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班同学和家长在湖南党史陈列馆参观
去党史陈列馆缅怀先烈
连续几天暴雨,湘江超过警戒水位2.3米。
7月10日下午,坐在车里的同学们看到翻滚的洪水惊讶不已。
85年前的冬天,也是这条江,没有坚固的大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长征,8.6万余红军主力冒着枪林弹雨,从两条浮桥强渡湘江,江水卷起殷红的鲜血咆哮北去。在掩护主力突围的红军战士中,有一支特殊队伍——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他们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14岁,师长20多岁,师政委17岁,有些战士人还没有枪高,只有简陋装备,却凭借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与信仰,与另两个师一起担负掩护中央纵队的任务。
小车从绕城高速湘江大桥上只花几分钟就飞速跨越,而当年那些英勇的少年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狂轰滥炸,在弹药奇缺的情况下,用刺刀手榴弹和数倍敌军近战,整整在湘江边防御阵地上坚守了五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牺牲和流血,直到圆满完成狙击任务,1万人的少共国际师剩下四分之一,红军主力突围湘江后也锐减至3万余人。可见战事之惨烈,党史记载为“血战湘江”。
今天的美好生活,源自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
1821班的同学在排队准备入馆参观学习
同学们前行的目的地是湖南党史陈列馆,放暑假第一天,大家相约去缅怀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光辉历史,坚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的信心。
青竹湖湘一1821班有50个同学,一个都不少,由家长接送到了坐落在长沙市望城区的党史陈列馆。
党史陈列馆建筑庄严巍峨,花岗岩石块墙,宽大的入口上方装饰一些红色长条,以镜条相间,一个金色党徽镶嵌在红条上,阳光照耀下,似一面面党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又仿佛听到了陈列馆里传出一声声杀敌的呐喊,一阵阵得胜的号角。
陈列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接到1821班家委会联系参观的请求后,马上安排了针对同学们特点的学习计划,第一步由三位讲解员上微党课,第二步参观党史陈列室。
陈列馆三楼电教室宽敞明亮,可坐上百人,每个座位旁都放了一瓶矿泉水——酷暑时节,陈列馆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真细心(赞赞赞),同学们坐在教室中央,家长陪坐两旁。主持人是一位端庄的姐姐,今天的微党课主题是“信仰的力量”。
同学们和家长报以热烈的掌声。
讲解员姐姐在给1821班同学上微党课
一封托孤信
第一位讲解员姐姐给同学们宣讲革命故事《一封托孤信》,说的是毛泽东爷爷的夫人杨开慧奶奶写给堂弟杨开明的一封信。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2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从闽西回到江西,在瑞金大柏地向尾随的反动军队发起攻击,取得大捷。
毛泽东爷爷成了反动派恨之入骨的“敌酋”,欲除之而后快。
此时,杨开慧奶奶带着她和毛泽东爷爷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隐居在长沙板仓,她预感到反动派一定会对她动手,“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起来一根毒蛇样的绳索,把我缠着,所以不能不早作预备!”因此在当年三月给信得过的堂弟写了这封自称“遗嘱样的信”托孤。
杨开慧奶奶在信中写道:“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倘若真的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长,而不至于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
讲解员姐姐在给1821班同学宣讲杨开慧奶奶的“托孤信”
讲解员姐姐诵读这一段时声情并茂,同学们有的表情凝重,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潸然泪下。家长也一个个聚精会神。
杨开慧奶奶作为一个优秀共产党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为革命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甚至她担心丈夫也会因此牺牲;同时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们的牵挂与不舍,又展示得淋漓尽致。
次年10月24日,杨开慧奶奶被捕,她在狱中拒绝了一切威逼利诱,20天后英勇就义。那一年,她29岁,最大的孩子毛岸英才8岁。
毛泽东爷爷在井冈山上获此噩耗,大悲,自责“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讲解员姐姐介绍,最令人遗憾的是这封托孤信,因为白色恐怖原因,并没有寄出去,而是藏匿在杨开慧奶奶故居的墙缝中,一直到1982年维修时才被发现。此时毛泽东爷爷已经逝世六年了,生前没能看见妻子这封痛彻心肺感人至深的绝笔。
烽火岁月家国情
第二位讲解员姐姐给同学们宣讲的革命故事叫《烽火岁月家国情》,也是通过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爷爷给妻子、母亲等亲人的家书,描绘了一位在太行山抗日英勇牺牲的共产党人光辉形象。
左权爷爷在牺牲前和家人最后的合影(资料图片)
左权爷爷是湖南醴陵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深得毛泽东爷爷信任,被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爷爷赞誉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1940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左权爷爷协助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爷爷策划发动了抗击日寇的“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敌后抗日的声威,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在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精彩一页。
8月时,左权爷爷与夫人刘志兰奶奶结婚仅仅一年多,而他们的女儿左太北才3个多月大。百团大战期间,左权爷爷安排了妻儿去延安,转身又投入紧张的战斗。可他在战斗的间隙,总会挤出时间给家人写信。
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亡国奴的确不好当,在被日寇占领的区域内,日人大肆屠杀,奸淫掳抢,烧房子……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我军在西北的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
讲解员姐姐介绍,左权爷爷牵挂最多的是妻女。
从1940年11月刘志兰奶奶带着女儿去延安,到1942年5月时间被永久凝固,左权爷爷给妻子写了11封家书,每一封信中都饱含对妻子女儿的挚爱思念。他在信中写道:“你真的去延安了。本来分别是很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1942年5月21日,左权爷爷给妻子寄送了最后一封信:“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
4天后的下午5点,日寇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接连两发炮弹落在前线指挥的左权爷爷身旁……时年37岁。
左权爷爷在战争间隙给妻子写的信(资料图片)
刘志兰奶奶强忍悲痛写下了深情的悼词,怀念丈夫,表达愿意前赴后继去完成先烈未竞事业的决心:“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我不愿去相信。或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荣……由于你的牺牲,更加深我斗争的决心……在任何困难之下,我都要咬着牙关渡过去。如果有一点失望和动摇,都不配做你的妻子。”
解放前夕,左权爷爷远在湖南的老母亲获悉噩耗,含悲写下:“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见者无不为老奶奶岳母刺字般的精忠报国英豪大气所折服。
藏在衣柜里的父子情
第三位讲解员是一个帅气的哥哥,他给同学们宣讲的题目叫《藏在衣柜里的父子情》,说的是毛泽东爷爷在大儿子毛岸英牺牲后,像普通父亲一样悄悄珍藏着儿子的衣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默默思念儿子的感人故事。
讲解员哥哥给1821班同学宣讲毛泽东爷爷和毛岸英的故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3个月后,战火烧到了朝鲜与我国接壤的鸭绿江边。
当年10月8日,中国同意朝鲜政府提出的出兵援助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毛岸英作为毛泽东主席的长子主动申请入伍,坚決要求入朝参战。10月19日晚,他随彭德怀总司令率领的第一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11月25日上午,在敌机的轰炸中,毛岸英英勇牺性了。
儿子牺牲了,父亲自然十分悲痛,可当有人建议把岸英的墓迁回国内时,毛泽东爷爷却说:“不必了,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吧。”并在志司的请示电文上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讲解员哥哥说,时间飞逝,转眼到了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爷爷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却装着毛岸英烈士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这些衣物是毛泽东爷爷作为一个父亲瞒着身边工作人员亲手珍藏的。从儿子牺牲,到父亲逝世,长达26年,那是多少个思念的不眠之夜啊。
一个伟大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让世界瞩目。
1821班同学在聚精会神听党课
听完三个革命故事,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源自一代代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信仰和不懈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正确的理想信仰,就能披荆斩棘,让国家和民族永立世界不败之地。
主持人姐姐最后挥动有力的手臂,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束了这堂精彩的微党课: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掌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和家长全体起立,对湖南党史陈列馆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热情周到的安排和高质量宣讲表示衷心感谢。
从电教室出来后,一位讲解员姐姐领着同学们参观了党史陈列室,仔细讲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信念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事迹,让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受到心灵的洗礼,纷纷表示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家一定认真学好知识和本领,沿着先烈的足迹,为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1821班同学认真听讲解员姐姐讲党史
参观完党史陈列室,同学们在展览大厅的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位伟人爷爷的塑像前合影留念。
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1821班同学参观后合影留念
(供稿|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182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