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
众会长入驻 工作室聚能 “安乡农仓”委员工作室汇聚一批农业产业能人
发布时间:2022-05-27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131153_xiaodi_1653580800000@@11272@@.jpg“安乡农仓”政协委员工作室开展种植养殖户直播培训。


4月25日,安乡县“安乡农仓”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县蔬菜协会会长、县小龙虾协会会长、县养蜂协会会长、县鸭稻养殖业带头人等纷纷入驻,他们既是政协委员,也是省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成为工作室的一大特色。


“通过‘安乡农仓’委员工作室这个平台,集能人之智慧,推动安乡优质农副产品更好地走出去,为安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安乡县政协常委、“安乡农仓”品牌运营负责人邵艳萍说,这是“安乡农仓”委员工作室成立的初衷,也是大家履职的目标和方向。


创建品牌,带动优势农产品发展


2018年年底,在外地发展的邵艳萍和丈夫回到家乡安乡县。她发现,安乡优美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优质的农产品,但农副产品依然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优质卖不出优价。


当时,安乡县委、县政府正计划打造“安乡农仓”区域公用品牌,以此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这与邵艳萍的想法不谋而合。2019年4月,邵艳萍开启了“安乡农仓”品牌创建之路。


为了组建专业团队,邵艳萍聘请各界精英,还把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劝回一起创业。没有企业“入仓”,她带着团队一家一家拜访,宣讲“安乡农仓”品牌的价值和作用。从给面子到主动加入,一家家企业纷纷入驻。到目前,“入仓”企业已有34家。


随着“安乡农仓”品牌影响的扩大,“入仓”企业也享受到了品牌红利,产品销售得到有效带动。2021年,“安乡农仓”品牌销售额达5亿元,部分“入仓”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安乡县一家经营原生态蜂蜜的加工企业,生产历史已有50多年,产品质量好,但多年“养在深闺人未识”,知名度不高、销售量不大。在入驻“安乡农仓”后,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2021年首次实现年度产品销售一空。县内一家酱板鸭生产企业,“入仓”后年产值由3000万元提高到6000万元。


目前,“安乡农仓”品牌形成了1个公用品牌、3个系列、“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品牌体系,有138个产品品种,2020年名列常德市十大农副产品品牌的第一名。


能人聚集,打造特色委员工作室


一个委员牵头、一群农业委员入驻、一批农业达人聚集,“安乡农仓”政协委员工作室特色鲜明。


驻室委员陈利文是县蔬菜协会会长、周用波是县小龙虾协会会长、腾和平是县养蜂协会会长、熊志是县鸭稻养殖业带头人……他们在汇聚合作社力量,推动种养殖户增产增收,协助制定相关领域的农产品标准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在委员工作室的组织下,入驻委员、农业企业负责人围绕农业生产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根据收集的情况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等,通过政协平台提交,助推问题解决。为加强交流学习,委员工作室每个月将召集所有入驻的农业企业聚在一起,根据不同主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宣讲政策,提出建议。如今,“安乡农仓”组织多场银企对接,已成功授信3000万元,为农业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安乡县政协主席胡秋兰多次到该委员工作室,为驻室委员、农业企业家宣讲政策,排忧解难,加油鼓劲。


温暖的家,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


倾吐困难,开掘商机,链接资源……在邵艳萍的带动下,“安乡农仓”委员工作室正逐渐成为当地农业企业家温暖的家,也赢得越来越多的信赖。


为了扩展安乡农产品销路,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邵艳萍组建了“安乡农仓”直播网红团队。通过专业的培训后,一批来自安乡本地的主播多次参加省市县的直播带货活动。


“今年,有很多安乡籍的在外网红都主动和我联系,愿意帮助‘安乡农仓’带货。我们也在培育更多安乡网红,让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邵艳萍认为,疫情之下,直播电商可为农业打开更多新市场。


邵艳萍发现,农业不好做,农民不赚钱,是因为部分人盲目跟风,什么好卖就种什么,结果技术不到位,市场不接轨,导致卖不出好价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邵艳萍说,今年她制定了一个“新农人打造计划”,通过挖掘有想法的新农民,根据他们的特点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


邵艳萍希望通过“安乡农仓”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努力,推动“安乡农仓”品牌更响亮,安乡农业发展得更好。


文/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