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扫码听委员吟诵
乡情可感 笑声可闻 东方红广场群雕传递的温情与感动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进入湘潭市东方红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型广场群雕。这座以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的情景为素材创作的群雕名为《乡情》,是东方红广场的核心。如今,这里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群众缅怀伟人、怡情释怀之地。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韶山冲。1902年,毛泽东到离家约200米的南岸私塾读书,接受启蒙教育。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勤学苦读,常常是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挑灯夜读。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到湘乡县东山学堂求学,临行前改写了一首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25年,毛泽东返回家乡,建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点燃了韶山农民运动的烈火。1927年1月,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次回到韶山。在一家人用餐的横屋里,毛泽东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骨干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民运动情况,后来写出了重要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同年秋天,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在这之后就没有回过家乡。
一直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韶山,此时他阔别故乡已整整32个年头。
回到家乡的2天时间里,毛泽东与大家座谈,参拜了父母墓地和宗祠,访问了邻里、故居,视察了韶山学校,到曾经熟悉的地方游了泳,还自费宴请了家乡父老,叙旧言欢,畅谈家乡新貌。宾客散去,毛泽东回到韶山宾馆的住房,热闹的场面还在眼前浮现,几十年的往事涌上心头,他挥笔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200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2周年,以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为原型创作的群雕《乡情》在东方红广场揭幕。《乡情》大型群雕以毛泽东与其老师毛宇居亲密交谈为结构中心,周边分布着男女老幼组成的乡村人物群像。
群雕中,毛泽东面带微笑一路走来,他左手拿着一把纸扇,右手搀着少年时代的私塾老师;几位乡亲则从家中、学校和田间赶来,簇拥在主席的身边——后生们争先恐后向主席问候,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向主席,天真可爱的孩子刚从学校跑来,拨开人群争着多看主席一眼……每个人物的神态都十分逼真自然,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多年后重回家乡的情景,充分烘托了“乡情”这一主题。
委员品读
为建设大美湘潭献智出力
4月14日,湘潭市政协在东方红广场开展了一场“潇湘新咏·寻韵湖湘踏歌行”线下读书活动。在《乡情》群雕下,委员们高声朗读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声临其境读诗词,仿佛重回历史现场,让委员们倍感亲切。
《乡情》群雕中,一个个人物神态表情栩栩如生,再现了1959年的那个夏天。阔别家乡32年的毛泽东回到韶山,乡亲父老热情相迎,领袖与老百姓们围坐一堂,温情而感人。
湘潭市政协委员沈轶说:“我老家就在韶山,从小看着韶山的红色资源被逐渐开发出来,许许多多的人到韶山参观,走进伟人故里,感受伟人情怀。”在她看来,毛泽东诗词有3个特点:“一是伟人的高度,二是从劳苦大众的利益出发,三是浓缩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沈轶认为,读毛泽东诗词,既能学到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提醒。要立足本职工作,强化创新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担起政协委员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职水平,为建设大美湘潭、重塑湘潭之光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湘潭市政协委员赖又新看来,《七律·到韶山》特别体现了潇湘儿女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敢闯敢破的创新精神。
“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委员们将读书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赖又新说,她十分认同将读书与委员履职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读书活动,委员之间相互交流、分享,有助于思想碰撞、激发灵感,更能进一步提高委员的文化素养和履职能力。
“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建立了韶山党支部,农民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燎原;1927年,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次回到韶山,后来写出了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为文史专家,湘潭市政协常委张作奇细数了毛泽东与家乡的故事,讲述了这片红色热土涌现的革命烈士和形成的光辉历史。
张作奇表示,韶山养育了毛泽东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七律·到韶山》既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张作奇说,重读毛泽东诗词,激励湘潭儿女发扬“三牛”精神、“四干”作风,朝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的目标任务奋勇前行。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