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能做什么?
对于扎根乡土30年的十二届湘潭市政协委员、湘潭县射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述东来说,“一亩田”不是普通的一亩田,那里凝聚着他的智慧,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湘潭市岳塘区昭山镇楠木村村民来说,“一亩田”有望成为增收致富的新抓手。
两家委员工作室联手
长株潭生态绿心,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结合部,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是湖南的一张靓丽绿色名片。
楠木村正处于这片绿心之中。春耕时节,2021年村里种植的2亩赤松茸已采摘了几茬。村党总支书记袁虎强告诉记者:“2亩田总计能产赤松茸6000斤以上,1斤卖10多元,预估纯利润能达到2万元。”
时间回溯到2019年3月,省政协将楠木村的一块荒地设立为植树基地,开启了“助力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屏障建设,政协人在行动”序幕,并成立了由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参与的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助力绿心发展。
楠木村省政协植树基地
当初栽下的小树苗逐渐长大,曾经光秃秃的荒地慢慢变成生态林。在植绿增绿的同时,省政协还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昭山镇镇长杨军曾是岳塘区政协委员,是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和联络员。他在湘潭市政协组织的委员工作室联系会议上,多次碰到邓述东,两人常在一起交流工作。
邓述东在工作中打造了“一亩田脱贫”模式,即采取包技术、包服务、包回收、包销售、包利润的“五包”机制,带领贫困户种植优质特色水稻,秋收后利用稻草做营养料,露天培育食用菌赤松茸,实现了“春种水稻千斤粮,秋种蘑菇万元钱”的双丰收。
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和邓述东委员工作室一拍即合。2021年3月,按照“政协搭台、创新示范、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原则,楠木村开始启动“深耕一亩田”乡村振兴试验田项目。
“摸着石头过河”
袁虎强告诉记者,作为绿心地区,当地不能搞工业生产,也没有加工型企业,村民多在务农和在周边城市打工。
初次到楠木村,邓述东留下这样的印象——基本看不到高效益的产业,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让他对在当地推行“深耕一亩田”项目充满信心。“丘陵地带有山有水有田,不愁没地;绿心区产品品质有保障,再加上交通发达、经济活跃,不愁销路。”邓述东说。
试点首先选在省政协植树基地旁的2亩水田进行。邓述东结合当地情况,探索了“黑花生+赤松茸”的模式。去年三四月间,在田里种下了一批黑花生,成熟收割后又于11月种上了赤松茸。
村民在采摘赤松茸
“让‘山水田土’有产业,‘春夏秋冬’有收获。”这是邓述东给楠木村村民描述的愿景。他告诉记者,“深耕一亩田”项目无论是在农田、林下还是水塘都可以推广,以秸秆等纯生态肥料作为培养基,在保证赤松茸品质的同时,还可有效节省劳动成本。
通过循环套种、交替种植模式,2亩试验田没有“闲置期”,最大限度发挥了水田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
“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看来效果很好。”杨军说。
“村民参与积极性很高”
试验田的成功,让村民们对种植松茸有了新认识。
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在村里设置了一个乡村振兴科普讲堂,由邓述东为村民们讲解农业科技知识,并将村民们带到湘潭县种植孵化实验基地学习。
同时,村里还请楠木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负责生产经营,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村民捧着刚采摘的赤松茸
“大家看到了‘一亩田’模式有效益、能赚钱。”袁玉兰是今年首批参与试种赤松茸的楠木村村民,年初她报名参加培训后,在自家田里种上了赤松茸。
现在,邓述东到楠木村最深刻的感受是“每次都有人追着我咨询”。村民的认可和热情,让他倍感欣慰。下一步他打算在村里探索“赤松茸+竹荪”“黑花生+黑土豆”等更丰富的种植模式。
“政协委员为我们谋划了‘金点子’,我们就要落实到位,真正转化成乡村振兴的‘金果子’。”袁虎强告诉记者,村里已经将“深耕一亩田”项目列入今年的工作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50亩,并计划打造包括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电商服务、销售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村里还积极对接了加工企业,可将赤松茸等进行烘干深加工。
“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虽然现在很多工作还在推进中,但每天都有人来找我报名。”袁虎强说。
文|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