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协
奋力书写精准扶贫时代答卷——常德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发布时间:2021-01-04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奔腾沅澧(红绸右).jpg□湘声报记者许望桥 王鹰 通讯员周友道 江景


  初冬时节的常德柳叶湖畔,寒风萧瑟。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七里桥街道靳家湾社区居民伍育武看着菜地里绿意盎然的蔬菜一脸欢喜。“现在一年能种三茬蔬菜,加上个人在合作社务工,家里一年能有3万元纯收入。”


  现年70岁的伍育武和老伴年迈多病,儿子患有重度脑瘫。靠着种菜,一家人在2016年脱贫摘帽,但是收入不稳定。2019年7月,当地管委会牵线搭桥,成立扶农旅游专业合作社,将街道4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免费提供种养技术,保底收购农产品,优先雇佣社员务工,还将35%的利润作为红利返给贫困户,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以《蔬菜种植农业旅游同步发展,夯实扶贫基础》为题,推介了常德脱贫攻坚好做法。沅澧大地,处处涌现像伍育武一样自立自强奔向小康的幸福故事。


  到2020年底,常德市44.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摘帽的“石门样本”走向全国,国家普查现行标准达标率、明显改善率均达到100%,踏实践行了一条高质量脱贫之路。


石门召开屋场会.jpg石门县召开屋场会


  高位推动   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走进常德乡村,只见屋舍俨然,农田水利井然有序,信息网络全面覆盖。道路畅了,路灯亮了,村级活动场所处处可见,广场舞日趋流行……这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情景更胜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国家精准脱贫战略的深入实施。


  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三扶三基”“问题清零”“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厘清脱贫路径”等行动,确保全市上下交出高质量脱贫的优异答卷。


周德睿看望困难群众    李泽红摄 (1).jpg常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看望困难群众 李泽红/摄


  “坚持‘谁主体谁主抓’‘谁主管谁主责’‘谁帮扶谁包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强调,全面压实县级主抓责任、乡村两级实施责任、行业部门政策落实责任、后盾单位包村支持责任、联县联点领导督导责任、帮扶干部到村到户责任。


  每年由市级开展乡镇脱贫攻坚考核,对排名靠后的乡镇进行集中约谈;开展“一季一专题”扶贫领域作风问题集中治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问题实行零容忍。全市先后派出工作队3279个、工作队员9537名,参与结对帮扶的干部达到20.2万名。一批又一批的领导干部、时代先锋奋战在扶贫一线。先后涌现出了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名誉村长”王新法、“76个手印挽留”的工作队长张忠富、“趴着扶贫的铁娘子”董慧等先进典型。


  精准施策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没有麦克风,没有讲话稿,扶贫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圈,有商有量。”摸实情、听真话,议脱贫策、谋致富路。近年来,常德市累计召开了3万多场“脱贫攻坚屋场会”。石门县子良镇陈家湾村支部书记刘楚梅说,“屋场会”激励了贫困户的信心,让大伙儿不再有“等靠要”思想,决心借助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靠自己努力走上致富路。


  为了兑现“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庄严承诺,全市始终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在各项政策大面落实基础上,针对个别贫困对象去向难找实、政策难落实、措施难做实的“三难问题”,大力推行“关键少数法”,想新招出实招,查漏洞补短板,大力开展一户一策“菜单式”扶贫。


  常德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徐兴庭介绍,围绕政策落实,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以住房安全、基本医疗、易地搬迁等“十大问题清零”为重点,实行逐村逐户查、分类分项改、精准精细帮,将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目前,乡村两级对3-23岁的贫困人口建立台账,从3岁开始找去向,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核实学生信息,不让一个贫困孩子失学辍学。分春秋两季定期排查,确保教育资助全覆盖,近年来共资助贫困学生191209人次。采取“一比对、两上门、三核查、四补缺、六聚焦”,以及对新生儿备案登记等多种措施,确保贫困人口100%参加医保,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196户,易地扶贫搬迁36696人,137个集中安置点均实行小区管理和社区服务……


  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缺动力缺劳力等致贫“穷根”被彻底斩断,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居屋、喝上了安全水,走上了致富路,就医就学就业再也不发愁,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


  多措并举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为增强脱贫“造血”功能,激发致富内生动力,全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推进“四跟四走”模式,实现市有产业规划、县有产业目录、乡有主打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产业项目。所有贫困村都有带贫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的7.2万贫困户都得到了产业帮扶,有贷款需求和生产项目的贫困户、边缘户都获得了扶贫小额贷款。


  一批特色“橘园+”“茶园+”“稻田+”“水产+”等混合种养、农旅结合高效扶贫产业模式在各地涌现,精准扶贫专柜专区专馆遍布市县城区,有力促进好货出村、好景出山。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夯实扶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效就越显得重要。”徐兴庭说,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建立防返贫防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对边缘户、受疫情灾情影响户、退养禁捕转产转业户等开展全程监测和针对性帮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这道“加试题”,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送出稳企政策“十条措施”、支持扶贫车间“十条意见”等一大波政策福利。千辆“务工直通车”,把人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扶贫车间复工忙,不出远门就业也有保障;万个公益性岗位,让贫困群众不进工厂也有务工收入。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泛海助学”等公益活动,推进“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万名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回家乡、帮老乡”。


  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目前全市实现所有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没有发生因疫因灾返贫致贫,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任务全部完成。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常德市上下正聚焦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努力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深入推进市委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个基地”战略部署,继续以初心使命为墨,以为民实干为笔,力争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再次交出优异的常德答卷。


扶贫办1.jpg石门县薛家村茶农采摘有机茶   殷远明/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