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
衡阳县:精准资助一个不漏控辍保学一个不缺
发布时间:2020-06-08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李煜  通讯员凌小云 刘志凌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也将得到历史性地解决,这是“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标志性成果和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也是打好控辍保学这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长治久安之战的意义所在。衡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现有义务阶段学校345所,在校学生98517人。如何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合格答卷,衡阳县瞄准目标,啃下最后硬骨头。


  精准资助,一个不漏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能不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识贫、精准资助。而我县农村地区又是辍控保学最后的‘硬骨头’”。衡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肖高登认为。


  衡阳县把精准摸底、精准识贫作为精准资助的前提。该县近8000名教职工手上都有一本《帮扶手册》,学生就读学校、学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清清楚楚,各学段的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受助情况告知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有帮扶资金、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也能轻松找到责任人。


图片3.png


  衡阳县教育局投入30余万元自主研发了学生资助软件,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园)学生信息与县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同时进行匹配,全县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更加准确。此外,衡阳县认真落实“学籍属地”资助政策,利用学籍管理平台,对本县在省内外县和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他们的入学情况和享受资助情况,统计汇总后分别向学籍地资助部门发出公函,协调学籍地落实资助政策。对经核实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将其纳入本县名册,同等享受资助政策。同时,对外地在衡阳县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该县同等对待,确保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


  靶向精准,扶贫效率才会高。在彻底摸清底子后,该县通过整合各类资助项目确保教育扶贫政策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仅2019年全县共发放建档立卡学生助学扶贫资金1103.45万元、受惠学生16653人次。此外,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和教辅材料费301.9669万元,共1036人;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免教辅材料费127.423万元,共5692人。2020年春季该县共发放教育扶贫资金481.3125万元,受惠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128人,县教育局扶贫办统一制单向受惠学生家庭发送扶贫资金到账通知书,由帮扶责任教师送达学生家庭。


  双线劝学,一个不缺


  “做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贫困家庭实现顺利脱贫、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事关脱贫攻坚大局,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扎根偏僻山区学校的衡阳县长安乡庙山小学校长兼三年级班主任夏彦,今年春季,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为本班6名学生的入学问题进行走访落实,当得知该班的王同学因家庭特殊,父母无力管教孩子,有不让其入学的想法,几次电话与家长沟通未果,夏彦老师立即启动行政力量,经乡村干部几番上门劝导,其父决定让小孩到嫁在洪市镇的妹妹家去托管,并让孩子到洪市镇中心小学就读。


  为了啃下最后硬骨头,衡阳县将县扶贫办提供的全县3-19岁建档立卡人口按照户籍地原则采取包干负责制,落实走访劝学“两条线制度”,一是坚持教育系统一条线,落实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人的工作制度;二是坚持行政一条线,落实乡镇领导包村,乡镇干部、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包人的工作制度。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比对、大核查活动和“三帮一”劝返复学、送教上门等帮扶手段,保证了全县11608名3-19岁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坚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精准帮扶,让每一个适龄的孩子都得到合适的教育”,是衡阳县关市镇马安小学校长张宏燕一直坚守的信念。在马安小学,6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有些是孤儿,有些来自单亲家庭。张宏燕在开学之前便把学生名单交到村干部和学校每一位老师手上,带领老师走村串户,她坚持每日收集走访情况,向村干部汇报,对特殊家庭交与村支两委共同走访落实。


  该县在坚持双线劝学“两项制度”的基础上,打破乡际、校际界限,不论学段,坚持劝学情报互通互用,直至劝学对象到校学习。4月7日,金溪镇小寨村的一名学生因厌学没有去原三湖镇古峰中学读书,金溪镇中心小学庾文芳老师接到县教育局通知后,立即与小寨村村支书唐和平一道启动双线劝学机制,轮番到她家做工作。4月16日下午,该名学生主动到学校报到学习。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是县域教育扶贫的特殊群体,也是辍控保学难度最大的群体。衡阳县在坚持办好县特校,让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集中到县城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双管齐下,以送教上门的方式保证农村边远地区的残疾学生享受免费教育。一是县特校教师坚持每周下乡送教;二是各乡镇固定选拔一批教师经县特校培训后坚持每周对辖区内的宅家残儿送教两次。5月中下旬,县特校借“助残日”,下乡送教,并向全县残疾儿童少年送去节日礼物,每人一件牛奶加现金200元。


  社会捐助,逐梦前行


  教育是关系国计和全民利益的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多元参与,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多渠道扩大教育供给,该县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共同参与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为全面推进教育扶贫,衡阳县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志愿服务等教育扶贫工作。衡阳县院士奖励教育基金会、县积善志愿者协会、县泛海助学基金会、全国各地衡阳商会等公益组织和各学校成立的助学会对政策性助学给予了有力补充。仅2019年,该县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工作,”泛海助学”资助建档立卡大学新生112人,共56万元;衡阳县院士奖励基金资助寒门学子107人,共53.5万元;全县各乡镇接受社会爱心人士资助1689人次,共计603.09万元。


图片4.png


  今春以来,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社会贤达、一些知名企业、甚至一些学生家长纷纷解囊,向学校捐献防疫物资、书包、文具、校服,助力学校复课复学,解决贫困学生的入学难题。据统计,至发稿之日止,全县就有165所中小学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防疫物资,近8000名特困学生得到社会资助。县实验学校和台源镇中心小学收到两位学生家长捐赠的口罩6000只,溪江乡富田中学日前得到湖南奔立尔公司的500套校服及多媒体设备的捐助,玉芳基金拿出现金对唐福完小的40名教师和特困学生予以奖励和资助。


  “教育扶贫不只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学校的事,需要社会各界关注与支持,形成合力。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更是阻隔代际贫困的关键,我们将扛起责任,担当使命,落实措施,向党和政府交上圆满答卷。”肖高登坦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