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犹记当年荠菜香
发布时间:2021-05-01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彭新平



  在我老家,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家家户户都有吃荠菜鸡蛋的习俗。而三月初四就是我的生日,所以荠菜于我有着特殊的情怀。


  荠菜萌发于冬至,终结于季春。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选择万木退避之严寒萌发,大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雄气概,一路破冻土,逆风雪,顽强地走向春天,用它那瘦小的身材挤入报春的行列。所以在我们乡下,至今还有老人叫它报春菜。


  “荠生济济,故谓之荠”,是《本草纲目》对荠菜的颂扬,意思是说,寒冬饥年,救济苍生;病疾岁月,济世护生。它能清肝明目,中和脾胃,调血降压,所以李时珍叫它护生草。吃荠菜鸡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一习俗能留传至今,显现出了它世代传承的顽强生命力。


  在所有的野菜中,我对荠菜熟识最早。从三四岁有着模糊的记忆开始,母亲常常会说,等到吃荠菜鸡蛋时我的生日就到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的岁月里,什么鸡鸭呀,鱼肉呀,一般只有年节才能吃上,其次就是生日了。所以,不论是荠菜的模样,还是它的芳香,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每年总盼望着吃荠菜鸡蛋的那天能早点到来。


  荠菜生长于田间地头、菜园溪旁、河坝路边,只要有草儿生长的地方,大多就有舒展着翠绿细长叶子的荠菜。


  春天,挑摘荠菜是我最喜欢最高兴的事。记得每次哥哥姐姐们放学回家出去挑荠菜,我就提着菜篮子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而哥哥姐姐则每人手上拿着一个挑荠菜的小尖铲子或削利的竹片。因为荠菜叶自根出,环而丛生,紧贴地面,迎着春风均匀而缓缓地伸展开来,所以,孩子们都蹲在草丛中认真寻找,小心细致地挑啊挑,一棵又一棵,不计其数。当菜篮子里有了满满当当的荠菜,这时我们也就该回家了。提着满篮子的荠菜,沐浴着余晖,在回家的路上追赶,那份欣喜和得意,是今天的孩子们无法想象的。


  荠菜的清洗也很费时,必须一棵一棵细心清洗,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就会在溪边洗好才回家。这样提回家,母亲就可以直接下锅清炒或煎鸡蛋了。


  一家人吃着母亲炒的带有山野新土芳香的荠菜,边吃边闲话家常。这时,母亲总会微笑地看着我说,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吃荠菜鸡蛋了。我知道,母亲提醒我,生日也快到了。那种幸福的滋味,是吃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那时的我们,虽然生活过得清贫,穿的补丁加补丁,吃的野菜和杂粮,却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吃了荠菜就拥有了整个春天般,弥足珍贵,至今难忘。


  每年的三月三,母亲总会拔回结籽的老荠菜,洗净放锅里,搁进完整的鸡蛋,或再放些上等的黄豆,放入压过荠菜的泉水,再加入适量食盐,在柴火灶里用温火慢慢熬煮。


  据说吃了这样的荠菜鸡蛋能消病除灾,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明目且皮肤不长小疮,真是一吃多得,更何况那个年代难得有机会吃上整个鸡蛋,自然令人欢喜不已。


  每年三月初四早上,母亲总会为我蒸上一碗荠菜甜酒糟鸡蛋,母亲说放了荠菜的甜酒糟蒸鸡蛋既营养还能消病灾。也只有我的生日才有这独特的享受。几十年里,只要在家过生日,母亲定会为我蒸一碗这样的鸡蛋。虽然头天才吃过荠菜鸡蛋,但这碗盛着深深母爱味的荠菜甜酒糟鸡蛋是我一生的钟爱。


  为我蒸荠菜甜酒糟鸡蛋的母亲却离开我们整整5年了。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便深深地怀念着我那勤劳慈爱的母亲。不仅仅因为这天,我能吃上母亲蒸的荠菜甜酒糟鸡蛋,更是因为,我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