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安
站在去玉笥山的渡轮上,周边空寂,汨罗江就在眼前静静流淌,绿格莹莹的,风平浪息,河滩的青草也是静静地轻摇着。
江面不宽,我感觉渡轮行驶了好久好久,仿佛是去往一个历史的深处……
恍惚间,眼前似乎出现一个茕茕独行,忧愤难遣的身影,他峨冠博带,身佩长剑香草,行吟于河畔,或怆然问天,或上下求索……
是屈原。出身楚国贵族的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立志革新朝纲,却遭佞臣谗言,两次被放逐,在湘西北度过了忧伤的后半生。公元前287年至前278年,他一直生活在汨罗,整整9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后,屈原悲愤交加,痛不欲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古老的端午节。端午在汨罗一带称为“端阳”,万物生长为阳,在民间传说中是龙腾江湖的时节,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这天,玉笥山山洼的草庐中,已经形容枯槁的屈原净身焚香,要女儿女嬃弹琴,他凝神定气,吟唱了早年诗作《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接着,他一定是披发跣足,神情有些恍惚地独自出门了。这时的他,也一定取下了峨冠,松开了博带,那把不离身的长剑也卸下了,但他身上一定还佩着兰蕙花草,他觉得这是不可缺少的。
缓缓而行,屈原来到了汨罗江下游的河泊潭。站在江边的一块岩石上,遥望北方,悲声吟咏《哀郢》的诗句。郁结在心中的悲痛无法排遣,愁肠百结更难以化解。往事并不如烟,回想自己当年意气风发,修政佐君,振作朝纲,如今却是国家沦丧,民生更为多艰,理想破灭,前途一片渺茫,他不禁怆然涕下。然后,他静静神,朝着故土的方向虔诚地三祭拜,弯腰抱起一块石头,毫无犹豫地向滚滚的江流毅然跳去——
这是石破天惊的千古一跳!
这一跳,所溅起的激越水花,如同夏夜闪烁的繁星,自此明耀着中华民族头顶的天空。
屈原“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和“上下求索”的追求精神,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流淌的一脉主流。2005年的端午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一踏上汨罗的土地,面对潺湲的汨罗江,不禁感叹: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渡轮缓缓靠岸,汽车沿着窄窄的稍陡的公路驶向玉笥山。玉笥山是一座葱郁的小山,临江而立,绿树环抱,水明山秀。而更从情愫上牵引着你的,是因为这里有个屈子祠。
屈子祠为砖木混合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屈原的神位设在二进中堂,木镂窗棂上方,有“德范千秋”的横匾。自匾下走入,照面是“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黑底金字。堂内静寂无声,贡香在静静燃烧,缭绕的缕缕青烟,似乎在述说着那千古忧愤,也似乎仍在传递一种从历史深处生发的信念。
堂内有一钟一鼓。以指弹叩钟鼓,声音清扬,绕梁不绝。
这是钟鼓的鸣响,还是历史的回音?
随后,我们去的屈子书院建筑工地离屈子祠不远。屈子书院创建于宋代,仅比长沙岳麓书院晚30年,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与屈子祠构成一个整体,历史上几次搬迁,总是相随相伴,可惜在动乱中遭到拆毁。当时有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当造反学生把祠内木雕构件和墙壁上的堆画等艺术品一举捣毁后,又举锤要将祠内古碑刻和大门的吊石狮等砸烂。这时公社书记挺身而出,说自己是“当权派”,愿意立功赎罪,不劳“革命小将”亲自动手了,这些“四旧”由他来负责砸碎。待造反学生走后,他即请人在石碑、石狮和门额石雕上涂抹厚实的石灰浆,使之与四周的墙壁同成一色。这些珍贵文物因此保存了下来。
重建的屈子书院主体部分已经完工,三进两折的建筑,双檐高脊,平屋飞椽,榫卯穿斗,青砖黑瓦,气势恢宏,再现楚汉风韵。穿行于这些清水青砖、曲拱承斗的阔大屋宇,仿佛走进了变幻的历史风云,一个不屈的身影总在眼前出现;仿佛听见一个深沉的声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相信,屈子情怀和屈子精神,在汨罗这方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在三湘四水,在神州大地,将会更好地传承、弘扬。岳阳是湖南省“十三五”规划中打造的一个增长极,我想,这个增长极不仅指生态经济发展,同时还涵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抬头望去,对面山头一派青郁。原是阴霾的天空绽开一片蔚蓝,有浅浅的阳光披在我们身上。
叩开川洞富裕之门
2016年底,我被委派到县委党校新增加的扶贫村——龙山县石羔街道三元片区川洞村扶贫。来到村里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准确地掌握贫困户的情况,通过走访和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与需求。
为此,我基本上两天去一趟村子农民家里。为了不烦扰石羔街道、村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翻山越岭走家串户,与老百姓唠家常、问情况、谈扶贫,把每户家庭反映的诉求都详细记录在本子上。
因为曾在三元学校从教5年,我对川洞村的情感深厚,与部分村民也有多面之交,来到村里后感觉十分亲切。作为龙山县新一批贫困村,川洞村致贫的原因与缺水、公路闭塞相关。我走访村第三组时发现,几户人家喝的水,竟然还是立在大门口边木水缸里的天然雨水;而交通不便,让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由于缺乏种养殖技术与引导,这里的产业也很难实现突破。即便是种了些能卖的蔬菜,养了些鸡鸭,销售也很成问题。
当初在校长面前,我曾表态,再苦再累,也要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为脱掉“贫困帽”而战,为加快地方产业发展而战。这是我的承诺,可是还不到一个月的走访,摆在眼前的扶贫难题一个接一个,让我压力重重。
不过,我坚信,在党中央、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只要对川洞村的真实情况摸透摸细,与贫困户的沟通更深入更接地气,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就能让村民品尝到精准脱贫的果实,看到脱贫的希望 。
今年3月2日,我召集所有村干部开敞开式集体会议,村干部、村民代表们来到村部,围在一起反映问题、研究发展路径。
“第四组公路被运矿石的大卡车压得不成形了,遇上下雨,整个公路满是水坑,连筒靴步行都困难,这个问题要马上解决才行,不然出门都麻烦。”第四组组长一脸焦虑。
“我们现在最怕的是种菜遇上下雪、大雨天,破烂的泥土公路这里垮塌那里深沟,车子根本开不进去,菜只能烂在土里,换不来收入。”村主任说,“因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很多空田土不知道种什么,也不知道卖哪些农产品赚钱。老百姓靠田土脱贫致富实在难呀!”
第四组组长也马上插言道:“我们组也一样,只要能卖出去,农民保证会多种点,就算要车子运出去我们也可以自己去找。”
一个多小时里,人人举手谈想法,对脱贫的那份渴望溢于言表。村民、干部们的话语让我意识到,困窘的现实环境让脱贫不是简单“发点钱”就能解决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通过产业带动脱贫,才能让他们过得更好。
川洞村海拔较高,这意味着“脱贫”路线必须从修路、通电通水开始,接着分类考虑它的产业开发,分步实施帮扶措施,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适合养什么就养什么。返回单位的途中,想着与村民交心的这些事,怎样让他们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成为当务之急。我知道,只有通过基础设施改善,把种植、养殖搞活起来,带着村民劳动致富、科技致富,才能叩开富裕大门,早点摘掉“贫困帽子”,奔上幸福小康之路。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川洞村脱贫致富的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