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虫子却是大大的“吃货”,取食禽畜粪便和厨余垃圾,最后可转化成高质量的动物蛋白饲料。这就是黑水虻的功效。
经过近7年的研发,近日,湖南农业大学黑水虻养殖研发团队,突破大规模、集约化、自动化关键技术,研发出超大容量全自动黑水虻循环养殖生产线。
黑水虻是什么?它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19世纪在南美洲被发现,2013年左右进入中国。
“我国粮食安全其实质是饲料用粮安全,而其卡脖子的又是蛋白质饲料极度短缺。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昆虫蛋白可以破解这一难题。”省政协委员、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中心主任文利新在政协云提交微建议,呼吁推广黑水虻循环养殖新技术,破解蛋白质饲料短缺难题。
△湖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在观察黑水虻生长情况。
高蛋白质
动物饲料新的来源
“蛋白质饲料营养丰富,有利于饲养动物的吸收利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文利新说,长期以来,蛋白质饲料大量依赖进口。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每年突破1亿吨。近期俄乌冲突推高了粮食和饲料原料价格,且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禁止大豆等粮食出口后,可能进一步加重我国蛋白质饲料来源难题。
如何快速破解这一问题?文利新认为,除目前的稳产增产政策、种业技术创新等措施外,利用昆虫处理目前的畜禽粪便、城市餐厨垃圾,产生昆虫蛋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黑水虻幼虫。
文利新介绍,黑水虻作为蛋白昆虫,主要优势是周期短(7-10天)、转换率高,对于餐厨垃圾转化率达75%以上,鸡粪转换率可达50%;营养价值高,黑水虻粗蛋白含量达45%,脂肪达35%,其鲜虫营养价值与鱼肉相当,干燥脱脂虫粉的营养价值与进口鱼粉相当,是水产特别是高档水产以及家禽的优质饲料。
“目前我国年出栏生猪达7亿头,年产生粪便2.5亿吨;存栏蛋鸡达10亿只,年产生粪便0.3亿吨以上;肉鸡出栏40亿只,年产生粪便0.5亿吨;餐厨垃圾年产生量达1.2亿吨。还有上亿吨其它可用昆虫处理的有机固废物,如发酵尾料、籽粕类。”文利新通过计算认为,能够利用昆虫进行高效蛋白质转化的有机固废物总计高达5亿吨以上,如能有效利用,通过黑水虻养殖转化成昆虫蛋白可达1亿吨以上,与大豆进口量相当。
“环保尖兵”
化解厨余垃圾处理难题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运生教授是研发团队成员之一,他曾在美国从事昆虫研究,回国至今,已从事7年黑水虻研究。他说,看似黑色蜜蜂的黑水虻是益虫,也是“环保尖兵”。幼虫时期的黑水虻食量庞大,可吃下相当于自身体重15倍的食物,加上食性广泛,可吃掉各种厨余垃圾。
“相比焚烧和填埋,通过黑水虻处理湿垃圾更环保。”王运生介绍,黑水虻对餐厨垃圾的转化率极高,每10吨经过处理的湿垃圾可转换成2吨到2.5吨的黑水虻鲜虫。此外,经过黑水虻处理后,绝大多数湿垃圾转化成了幼虫和虫粪。黑水虻虫粪还是很好的有机肥,经检测有机质达75%,几乎不含重金属。
△每10吨经过处理的湿垃圾可转换成2吨到2.5吨的黑水虻鲜虫。
“不扰民”的特性,也是黑水虻受养殖户欢迎的原因之一。其幼虫与苍蝇的生活习性相似,成虫也没有进入人类居室的习惯。所以,黑水虻繁殖期的成虫多见于农村的猪栏鸡舍,以及城市的垃圾桶、垃圾场等地。
王运生说:“一般的黑水虻成虫还没飞多远,就被鸟儿抢着吃了。就算飞远了,成虫也不会进食,其产卵不直接产在食物中,几乎没有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市场巨大
规模化养殖效益可观
目前,黑水虻鲜虫市场价格每吨为3500元至4000元,是很受欢迎的活体鱼饲料;鲜虫制成的虫干,售价可达每吨8000元。
湖南省已经有20余家较大规模的昆虫生物转化企业。但黑水虻养殖仍以作坊式的农户养殖为主,且存在占地面积大、对环境依赖性高、劳动力要求高等短板。
湖南农业大学黑水虻养殖研发团队负责人许道军介绍,几年来,团队一直致力于黑水虻规模化养殖技术研发,在省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的指导下,最终突破了大规模、集约化、自动化关键技术,可为高值化利用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提供高端装备。
△湖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用黑水虻作饲料喂食塘鱼。
“该生产线已经过4次更新换代,目前第四代生产线具有占地小、全封闭、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以正在研发的生产线为例,生产车间占地面积50平方米,可处理一个乡镇每天3—5吨餐厨垃圾和畜禽粪污,每天可以产出约0.5吨昆虫、1吨有机肥,可有效解决目前乡镇餐厨垃圾处理的环保盲区。”许道军说。
有了新技术,但技术推广还有不少困难。文利新认为,利用昆虫进行畜禽粪污和餐余垃圾等易腐垃圾的处理投资和运行能耗更低,这对于目前我国的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建议,加快黑水虻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加强政策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给予积极引导,将黑水虻处理设备纳入农机补贴项目等。同时,做好昆虫加工回收,以解决市场后顾之忧,打造黑水虻养殖全产业链。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