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王文珍:党的二十大报告展现了坚定的历史自信
发布时间:2022-11-1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气势磅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体现出坚定的历史自信。


王文珍.jpg王文珍:省政协委员,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


从历史经验中

坚定历史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展现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成就的坚定自信。相对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称为“第三个历史决议”)从13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总结,二十大报告从16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十年的伟大变革,增加了三个方面,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报告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把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放到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中考察,充分凸显了10年来伟大变革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充分表明我们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足以令我们坚定历史自信。


第三个历史决议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时,已认定其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而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新评价,将其提到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高度,更加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践意义。


二十大报告以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6条历史经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明确界定,这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而这些历史经验足以令我们坚定历史自信。


以坚定的历史自信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报告还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这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得出的历史结论,初心如磐的历史进程足以令我们坚定历史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展现了对中国共产党应对历史挑战的坚定自信。报告基于前进道路上将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具体运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原则。这样的历史韧劲足以令我们坚定历史自信。


此外,二十大报告还集中展现了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前景的坚定自信。报告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部署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实际上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展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辉历史前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一定会向着更加光明的前景,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抵达辉煌彼岸。这也表明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有充分自信。


整理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