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申报将启动,省政协委员李海海提案建议
发布时间:2022-02-1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提案第一线·终.jpg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申报将启动,

省政协委员李海海提案建议

争创国字号试验区绿心片区最适合


近年来,省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海海对长株潭一体化持续深入研究,先后围绕“统筹公共服务”“推进产业互融和空间融合”“实施教育创新一体化战略”等方面提交提案。前不久,他在《关于谋划将长株潭结合片区打造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议》提案中呼吁,突出长株潭区域特色,争创第二批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长株潭结合片区适合申报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同时公布了浙江嘉湖片区、福建福州东部片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等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试验目标是:2022年至2025年,试验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基本建立,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目前正准备启动第二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申报工作。


2020年10月发布的《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成为中部地区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湖南“十四五”规划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都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湖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提出要“积极争取第二批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


李海海认为,将长株潭结合片区申报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湖南的最佳选择。


“站在全国高度和视域角度看,湖南没有比长株潭绿心片区更好的试点区域,针对绿心片区开展申报,更能够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李海海认为,湖南应抢抓机遇,将长株潭片区城乡融合试验区创建作为一体化战略、都市圈发展战略的主战场,推进长株潭都市圈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试验区创建可以与绿心片区发展实现相得益彰,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李海海说。


让生态绿心保值增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视察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时指出:“建立生态绿心,是保值增值的,是长株潭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区别。”


李海海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长株潭绿心结合片区还存在深度融合发展缓慢、“人、地、钱、技”等要素在城市之间自由合理流动受限等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足,产业协同发展没有根本性改变,绿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长株潭结合片区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在突出区域特色方面相对不足,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绿心,保值增值”殷切嘱托,李海海建议,必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要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闯新路。


李海海认为,绿心规划的核心理念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因此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探索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框架、规范、指标和标准体系,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资本化,并配套建立生态资源价值保障机制。


为此,李海海建议,探索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城乡产业协同平台、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和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创新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机制等土地政策、能耗“双控”考核方式等生态政策,进而打通长株潭一体化的梗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更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