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持续追踪+微监督“回头看”,农村养老帮扶微建议办理有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17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微信图片_20211007182101.jpg


湖南农村养老帮扶互助,有了新进展。


今年6月,省政协副主席易鹏飞领办了政协云“农村养老帮扶互助”微建议,省政协提案委协商办理。历经提交微建议、开展微协商,持续追踪办理实效、实施微监督“回头看”后,省民政厅近日就“农村养老帮扶互助”微建议办理进展情况专门进行回复,并介绍,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聚焦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紧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已从多个方面推进农村养老帮扶互助工作。


微信图片_20211217113204.jpg


5月,省政协党组致省政协全体党员委员的一封信,发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号召,“聚焦民生领域现实问题,提出微建议、开展微协商、实施微监督,助推党委政府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农村养老帮扶互助”微建议的办理流程可视为一次“有效闭环”,这是省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助推解决群众高度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而开展的又一深度履职。


农村养老成难题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南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984.21万,是全国12个中度老龄化省份之一。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农村养老成了一大难题。


针对这一现象,各级政协委员通过政协云提交微建议,希望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养老帮扶互助组织,将所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组织起来,由专人负责,平时可解决孤独问题,遇到疾病或突发情况时能够相互照应;建议相关部门对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造册,对80岁以上老年人给予针对性互帮互助措施。


今年以来,湖南各级政协委员通过主动领办、协办微建议,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得知各级政协委员聚焦关注农村养老帮扶这一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后,易鹏飞积极领办相关微建议。


为将微建议办出实效,省政协提案委创新办理方式、提高办理成效。


6月5日至10日,省政协提案委围绕“农村养老帮扶互助”主题,通过政协云向社会各界收集意见建议326条,有效掌握了相关民情民意,助推微建议办理更有针对性。6月11日,省政协“农村养老帮扶互助”微建议办理协商座谈会在省民政厅召开,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对微建议作出回复并表示将积极办理,推动微建议办理更有实效。


微信图片_20211217113216.jpg


提出微建议、开展微协商仅仅是“前奏”,助推党委、政府民生政策落到实处,还要进一步实施微监督“回头看”。为更好解决农村养老帮扶这一普遍性民生难题,省政协提案委追踪督办,12月初,省民政厅对微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详实回复。


持续跟踪办理进展


省民政厅在回复中介绍,民政部门主要从考核激励、政策创新、机构建设、创新模式、关爱服务、适老化改造、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推进农村养老帮扶互助工作。


今年8月,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


微信图片_20211217113219.jpg


11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构建县(区)有“院”、镇(街)有“中心”、村(组)有“点”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继续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考核,将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2022年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据介绍,今年全省已完成适老化改造7300多户。


针对微建议办理的阶段性进展情况,易鹏飞指出,要重点关注农村养老可持续性及养老典型经验的可复制性,尽可能避免“盆景式”“花季性”养老。一要注重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增强保障,做实县域经济,做强县级财力;二要注重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村级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适当补充的农村养老体系。要摸清底数、制定规划、分类施策。要加强农村孝德文化建设,弘扬文明乡风,强化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与责任。


农村养老帮扶微建议的办理“有回应”“有回音”,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的“三微联动”机制,与党委、政府的微服务、微建设进行无缝对接,正在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文|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