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中心建设只求质量、不求数量,在研发中心认定标准方面,应严格对标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定位,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创新领军人物能级、全职研发人员数量与质量、研发场所规模等指标上高起点、高门槛、高标准牵引,高起点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提交了《摆脱惯性、守正创新,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案。
刘一介绍,目前长沙已出台“升级版45条”“人才政策十条”等人才新政,长沙市荣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但相关的人才政策还存在创新与优化空间,省、市人才政策尚未实现联动、打通,重叠汇聚于长沙的省市资源无法共享、通用。建议实现省、市两级人才等级互认、资源互用、非奖励性政策互享,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研发中心类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创新风险高、短期收益低、软性能力提升大于硬性经济效益等特点,应给予足够的培育时间和发展空间。”提案建议,建立“研发创新友好型”考核机制,多采用项目研发总投入、研发人员数量与质量、知识产权成果产出、科研成果转化率、重大科技专项承接能力、“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强应用、重转化的新型绩效指标,进一步拉长考核平衡周期,提升政策牵引的获得感与针对性。
提案建议,长沙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应选准最有着力点、最有爆发力、最可能有突破性的重点项目突破,优先选择在长沙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优势科教专业或优势产业领域率先打造全球研发中心,比如先进储能材料、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从优势领域突破,以点带面,标杆示范。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