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昌
饭局一直是人们交际和应酬的重要手段。而文人社交中之饭局,绝非无奈的应酬,而是文友之间交流情感的重要场地。文人相聚在一起,酒足饭饱意正酣之际,往往会激发灵感火花,产生文学名篇。鲁迅的《自嘲》诗,便是“达夫赏饭”饭局中的产物。
一场载入文学史册的饭局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因其长兄郁华自北平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刑庭庭长,在上海聚丰园设宴,请鲁迅、柳亚子等作陪。
鲁迅当天日记云:“晚达夫、映霞招饮于聚丰园,同席为柳亚子夫妇、达夫之兄嫂、林微音。”上海聚丰园是地道的杭帮菜馆,郁达夫将地点设在这家餐馆,是因为聚丰园在杭州的本店曾是郁达夫和王映霞订婚的地方。
当天出席“达夫赏饭”之局者,共有8人,分别是:鲁迅,郁达夫及其夫人王映霞,柳亚子及其夫人郑佩宜,郁华及其夫人陈碧岑,林微音。
当日鲁迅并未携夫人赴宴,以礼仪上判断,许广平本应在郁达夫邀请之列,但由于周海婴其时恰好患了阿米巴赤痢,鲁迅日记载:“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篠崎医院诊,付泉八元四角。”故许广平当以照顾孩子为要务,并未出席饭局。
这8人中,林微音是上海的一位文学青年,他的作品并不出众,不为人所熟知,且容易被误认为民国才女林徽音。林徽音曾说:“我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他的,而是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我的。”林徽音不愿读者诸君把林微音的作品与自己混同,因而改名林徽因。林微音崇拜郁达夫,是郁达夫的超级粉丝,故受邀出席了这次饭局。
赏饭成就鲁迅名篇
“达夫赏饭”之局散席时,郁达夫拿出一幅素绢,请各人题词留念,鲁迅当场写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赠郁达夫,字的上角写有“达夫赏饭,闲人打油”8个字,以示这是为郁达夫请客时所写。
“达夫赏饭”之局近半年后,鲁迅在为郁达夫书写对联的基础上,写了一首著名的七律,赠给柳亚子。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有如下记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此诗后被收入《集外集》时,“旧帽”改为“破帽”,“破船”改为“漏船”,并题为《自嘲》。
鲁迅的这首诗是现代诗坛的杰作,特别是“横眉”“俯首”句,成为代表鲁迅精神话语的一面旗帜。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根据“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一语可知,鲁迅是先有妙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后有全诗。
所谓“偷得半联”,有人认为是化用了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所引钱秀才的“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一联。但这是借了半句而非半联,况且,引经据典本是写诗要旨,化用前人诗句,是无需在落款时特别声明的,算不得“偷”。那么,“偷得半联”究竟是什么意思?
1956年12月6日,《新民报》“晚刊”上发表了一篇署名“魏殷”的短文,题为《“孺子牛”的初笔》,作者魏殷谐音微音,即为当年参加了“达夫赏饭”之局的林微音。文中提到这天鲁迅赴宴迟到,东道主郁达夫一见面就和他开玩笑说:“为什么现在才来,你这些天辛苦了吧?”鲁迅微笑着应答:“嗯,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两句联语回答你,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郁达夫又打趣道:“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哎,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从林微音的这段记述中,可从看出是郁达夫所言“华盖运”这一比喻,激发了鲁迅的灵感,使鲁迅写出了“运交华盖欲何求”一句,所以,“偷得半联”应为鲁迅当场从郁达夫处偷得“华盖”之喻以成诗。
存世鲁迅《自嘲》诗墨迹共有三幅,一为书赠郁达夫的断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为书赠柳亚子的七律《自嘲》;还有一幅是1932年12月21日,鲁迅为日本杉本勇乘题写《自嘲》扇面。 鲁迅无意作书家,所遗三帧墨宝天真烂漫,自成风格,“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郭沫若语)。
为了应和鲁迅的“以请”,郁达夫和柳亚子分别写了一首七律赠鲁迅。鲁迅10月19日记云:“下午达夫来,交诗二笺,其一为柳亚子所写。”另一首自是郁达夫所写。郁达夫诗云:“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柳亚子诗云:“附热趋炎苦未休,能标叛帜即千秋。稽山一老终堪念,牛酪何人为汝谋。”郁、柳的诗,是呼应鲁迅在达夫饭局上写出的名联名诗,以及对鲁迅的深刻推重之情。鲁郁柳的三酬唱,成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