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徐悲鸿的傲骨
发布时间:2016-08-01 编辑:
分享

  ◆崔鹤同

  

  徐悲鸿有一句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1929年,国民党政府举行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他拒绝参加。1935年,左翼剧作家田汉被捕入狱,他不避艰险,四处奔走,和宗白华一起将田汉保释出来。这一年,他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留学法国时期同为“天狗会”朋友的张道潘已经位居要职,有关方面通过张出面,请他给蒋介石画像,他竟一口拒绝了,直言自己对蒋不感兴趣。

  

  1943年,徐悲鸿有一幅国画《灵鹫》在重庆展出,笔力雄健,意境深远,备受瞩目。一位美国将军见了深爱不已。抗战胜利后,那位将军即将回国,对这幅画仍念念不忘。蒋介石要送礼物给他,他别的什么都不想要,唯独要徐悲鸿那幅《灵鹫》。为了买下这幅画,国民党官员几次三番出面,并表示无论出多高价钱都可以接受,但他就是不肯。

  

  1945年2月22日,徐悲鸿在《重庆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蒋介石被激怒,把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潘骂了一顿,张派人找到徐悲鸿,要他登报声明自己没有签名。当时在国民党压力下,确实有人就登了这样的声明,面对“很不利”、“你的一切都保不住”的威胁,他的回答是“我对我的签名完全负责”,“我决不会收回我的签名”。 大义凛然,刚正不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