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门包与卖官
发布时间:2016-07-09 编辑:
分享

  ◆张鸣

  

  福建人林开謩,系晚清世家子弟。父亲林天龄,是同治的师傅。在西太后当家的时代,凡是做过皇帝老师的人,其家人都被另眼看待。因为在西太后的视野里,自己儿子的老师,就是家里的西席老夫子,必须被格外尊重。林开謩自己也很争气,中了进士,点了翰林。西太后戊戌政变之后,要废光绪,强立大阿哥,还打算要林开謩做大阿哥的师傅。按说,像这样的人,仕途应该没有太多的问题。可是,还真的就有麻烦。新政时期,由于此前做过一省学政的经历,林开謩被派往江西做提学使。这个官儿,是新政改革的产物,由学政变来的。但管的事务,比学政要明晰,而且事务也多了一些。

  

  学政也好,提学使也好,在晚清,都是既清要,又有钱可捞的肥缺。地位很重要,属于地方大员之列。按规矩,地方大员上任之前,照例要遍拜军机大臣,所谓的拜,就是得塞点银子,送点礼。礼数到了,就可以上任做官了。礼数不到,即使上任,也做不久。林开謩把所有的军机大臣都拜遍了,就差一个军机领袖庆亲王奕劻见不到。每次到奕劻家门口,门房都挡驾,说是主人不在。几次三番,连门房都认识他了,最后,他陪着小心,问门房说,我得了任命要上任,就差王爷没见了,请教一声,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呢?门房见他是个棒槌,笑着提醒他,你得给门包啊。庆王爷家的门包,特别的大,据说分为三等,以新官上任的等级最高,要72两银子。在那个时代,这些银子够一户平民吃好几年了。

  

  林开謩被提醒之后,指着门口贴着的庆亲王奕劻亲笔严禁收门包的手谕说,王爷有令,严禁收门包,怎么还收呢?门房笑着说,王爷的话,不能不这么说,而大人您的银子,还是不能省。林开謩虽是世家子弟,但毕竟做京官的时间比较长,人又古板,所以,宦囊羞涩。送亲王,不得不咬牙出血,现在连门房都要送礼,一下就是72两,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未免踌躇。正在这个时候,赶上徐世昌来见奕劻。撞见林开謩,问他何事?林开謩跟徐世昌是旧交,遂和盘托出。徐世昌也是军机大臣,来见奕劻,门房不敢收门包,遂行通报。徐世昌进去之后,过了一会儿,奕劻遂请林开謩进去。就这样,提学使大人,总算是成行了。

  

  林大人到任做了一阵官儿之后,接到来自北京的一封信,说你欠我8000两银子。你得这个官儿,别人需要20000两,给你优惠,但也需交8000两。林开謩觉得莫名其妙,置之不理。但是,没过多久,林开謩这个官职,真的就被免了。他只得回到北京,继续候补。回到北京之后,他愤愤不平,跟旧交军机大臣那桐说起此事。那桐说,什么都别说了,我请你喝酒吧。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提学使,是要用钱买的。林开謩的父亲,是同治的师傅,面子大,但也只能打个四折。如果放在别人身上,早就知趣地交钱了,可是林开謩棒槌,不懂事,结果丢官了。

  

  卖官这样的好事,一般在开始的时候,都是钱入国库的。最差,也得进皇帝家大内的小库。但是,权臣当道,钱就会流入权臣家的私库,顺便,权臣家的门房,也跟着捞一小票。庆亲王奕劻之贪,在晚清无人不知,当家的西太后,当然也知道。但是,西太后当家,于大清的传统不符,必须得拉一个皇族的亲王一起干,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都干过这个陪绑的角色。而奕訢和奕譞死后,就只能拉奕劻了。因为,这样陪绑的亲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皇族,第二、必须有点能力,第三、必须跟西太后有点亲戚关系。在晚清最后的岁月,满朝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只有奕劻一个。

  

  所以,西太后明知道奕劻卖官,明知道他收门包,却始终也不治他的罪。最后三年,小醇亲王载沣上台,调子是满人江山满人坐,当然也不会动他,于是,就任他这样猖狂,疯狂敛钱,一直敛到江山易色。可怜的是,敛了那么多的银子,进入民国之后,没多少年就被他的儿子败掉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