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来日本之前,一直以为日本是个汽车大国,肯定车多。脑子里的印象,东京的街上肯定车流如潮,挤得跟停车场似的,跟现在的北京类似。然而,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我脑子里的印象,不过是过去东京的街景。日本当然还是汽车大国,但只是出产汽车(组装也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东京人出行,已经很少有靠汽车代步的了。当然,他们出行,主要靠地铁和地面公交,但自行车也在悄然兴起。
北京曾经是自行车的天下,过去老外拍北京,一个必拍的镜头,就是满大街的自行车。每家每户,如果没有自行车的话,似乎就不叫中国人了。但是,近年来,北京的自行车已经在减少,街头巷尾,还在走的自行车,多半换成了电动的,传统的脚踏车正在式微,自行车店,都换了招牌,以卖电动车为主。但即使电动车和传统脚踏车加在一起,也没有了过去的声势,大街上唱主角的,已经是各色小汽车了。
但是,在东京,就数量而论,自行车已经大大超过街上跑的汽车。东京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到停放着的自行车,很多存放自行车的地方,都设有自动锁定装置,投一点钱,就可以存一天。我住的公寓所在的小巷子里,几乎每家门前都放着几辆自行车。除了个别的富人区,住宅是独栋的人家,门前还真的不多见有停放汽车的。在街上来回穿梭的,自行车和汽车比翼齐飞。骑车人车技娴熟,在人丛中来回穿行,绝少见有碰到人的,可见,他们已经骑了很多日子了。东京的路上,甚至标出了自行车道。这情形,乍一看,像是在过去的北京。有意思的是,虽说东京众多的自行车里面也有电动车,但却是以传统脚踏车为主。
东京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东京人,很少养车了。养车多的,一般都是乡下人,一户农家,一般都有三到四辆车,既拉货,也载人。因为有的乡下,火车不通,出来进去,只能靠汽车,而且只有乡下,才不会拥堵,也不用交那么昂贵的停车费。过去有一段,东京人只有假日出门旅游,才开车,现在连这样的美事儿,也让给了周边小镇的人们。到一个旅游点,凡是看见开车来的,大抵是小城镇的人,大城市来的人,宁可坐火车飞机,然后打出租。
说起来,东京人放弃汽车,钟情自行车,按他们自己的说法,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二是环保低碳。当然,这样的理由充分合理,也能说服人。但据我观察,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潜在的原因,日本人不乐意对我这样的外人说出口,那就是省钱。东京的公共交通很方便,地铁更是四通八达,乘坐起来很是便捷。我这个外国人,到了东京,很快就习惯了坐地铁,几乎哪儿都可以去,全无拥堵之忧。但是,不能不说,日本的交通费的确很高。地铁算便宜的,两三站地,就得花将近200日元,折合人民币,也是十几块了。比起来,北京的公交,真是便宜到家了。当然,如果线路多点,不那么拥挤,就更好了。东京的工薪族,刚上班的年轻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20万日元,扣去一半以上的房租,剩下的不多。每个月的交通费,少说也得一万上下。如果骑自行车上下班,这笔开支就可以省下了。所以,不仅年轻上班族钟爱自行车,就连一些需要供房的白领,也骑自行车。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虽说在市面上还看不出萧条,但媒体的长期渲染,经济低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省着过日子,也算是一种自我调节。
今天的北京,就是过去的东京,东京也曾有过自己的汽车时代。人口稠密的日本,学美国的结果,是家家有汽车,但路上跑不动,空气、噪音污染,令人难以忍受。今天东京的自行车,标志着日本人自我的调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样的调整,效果不错。路不堵了,空气也好了。我一下飞机,就感慨,这么大的城市,空气居然这样的好,从来不用自己规定多少蓝天指标,只要不阴天下雨,天总是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