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鹤同
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出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及至而立,已在诗词、书法、戏曲、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随后又步入了“研红”。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胡适是新红学代表,著有《红楼梦考证》,在学界赫赫有名。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寄自天津的一封信,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去燕大图书馆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在胡适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在他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出生平第一篇红学论文:《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他将曹雪芹生年定于1724,卒年定于1764,这与胡适的考证有很大出入。
文章发表后,当时担任北大校长的胡适看到了,他主动给周汝昌写信,谈了自己的看法,有赞同,有反对。周汝昌回信,坚持己见。1948年夏初,正在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带着讨教《甲戌本石头记》的疑问,应胡适先生之邀从西郊学校进城,拜访胡适先生。让周汝昌意外的是,胡适先生居然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借与他拿走细看,后又托时在燕大授课的孙楷第将自己珍藏的《四松堂集》乾隆抄本和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戚蓼生序本石头记》拿给他研究。正是由于胡适的帮助和激发,不久,周汝昌完成了一部有“红学划时代作品”之称的《红楼梦新证》。
周汝昌的名字,就这样与《红楼梦》联系在一起了。后来,他又完成了《曹雪芹传》,且在九十高龄的晚年,又口述盲写,推出了毕生研究《红楼梦》心得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对此,著名作家刘心武认为,早在五十多年前,周汝昌就着手将包括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列藏本等在内的11个《红楼梦》古本进行逐字逐句比对,从而编选出了目前这个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新版本。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著名学者、红学家孙玉明说:“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对于红学研究者来说就像一座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一辈子,有这样一部书,就是在一个领域立住的表现。”
当年,钱钟书在一封信中对周汝昌大加夸赞,说“得一英才如此,北来为不虚矣!”而周汝昌却说过,他的老师顾随那一代人物,比起乾嘉学派,只是大师的尾巴,而他自己,充其量只是大师尾巴的尾巴。真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