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一树梨花压海棠
发布时间:2016-05-13 编辑:
分享

  ◆丁辉

  

  以写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无数杨花过无影”的名句,而为自己赚得“张三影”声名的北宋词人张先,年届八十时犹雄心未已,娶一18岁小妾。老朋友苏轼贺之以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底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东坡风流,随便开个玩笑亦成绝唱!尤“一树梨花压海棠”句,谑而不虐,且暧昧蕴藉。或问:何为风雅?何为粗鄙?一言可蔽之,“梨花压海棠”是为风雅;“老牛吃嫩草”则为粗鄙也。

  

  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主要是纳妾制度的存在,老夫少妻的现象在古代甚为普遍,举不胜举。史上所以多有名人“少孤”(父死曰“孤”)的记载,很大一部分原因,即在他们出生时,父亲已经老大而母尚壮。随便找两个“欧阳”家的例子吧。唐欧阳通出生时,其父书法家欧阳询已近七十古稀,而其母则不到三十;宋欧阳修出生于北宋景德四年,其时修父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三年后便去世了。所以张先让人叹为观止处不在老夫少妻,而在其旺盛的生命力。张先于88岁时病死,也就是说张先和18岁小妾只共同生活了八年。八年里,张先这个“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口气让该小妾为他生了两子两女!

  

  近世以来,“梨花压海棠”的事情固所在多有,然从生命力来讲已经是“难乎为继”,勉强和张先有一拼的恐要数画坛泰斗齐白石。白石翁78岁时,小妾(后来扶正为“继室”)胡宝珠为他生了第七个孩子,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了,故取名良末。谁知白石老人83岁时,胡宝珠再次怀孕,竟以难产死。宝珠死后一年,白石老人属意于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护士长的夏文珠,因子女反对而未果。难怪曾为白石老人修年谱的胡适之也要惊叹老人精力的旺盛。

  

  坊间一直有老夫少妻生子聪明的传言。经常被举为证据的有孔子、胡适、李叔同。孔子生时,其父叔梁纥72岁,其母才16岁;胡适1891年生时,其父胡传50岁,四年后死于台湾任所,其母冯顺弟18岁;李叔同1880年出生时,父李世珍68岁,母20岁。然找到的此类证据再多,恐也难进行科学的归纳。老夫少妻育出一个孔圣人,一个胡博士,一个弘一大师,固属不假;然老夫少妻说不定还育出百个、千个、万个赶车的张三李四、种菜的王五赵六,而赶车的张三李四和种菜的王五赵六却不像孔圣人和胡博士那样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他们既于时消没,自然也就无法与孔圣人胡博士等一起等量齐观地进入统计学视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